阅读历史 |

第 661 章 · 第六十八章(1 / 2)

加入书签

第661章·第六十八章

江阴发行债券的事刚开始没怎么被关注。

长公主挑的就不是个大城,她就是拿这里当试点。

刚开始泉州和广州听说了,只觉得庆幸——还是觉得朝廷就是一头貔貅,吃进去多少钱都不会吐出来,天高地厚的,全国的钱都得往汴京送,你还指望留下?

再然后江阴开始一点点修港口,周围的失地农民就有地方去了。

江阴有朝廷驻扎的官员,专管工程的,方方面面都要管,农民不懂“方方面面”都是哪些,但这些小官员会给他们划出许多的规矩限制。

刚开始还挺麻烦的,农民不懂规矩,说解手就解手,找路边就算茅房,小官员就必须制止他们,教他们营地的便溺坑在哪,工地的便溺坑又在哪。教过了这些,又教他们每日从早上醒来后要做的事,起床要洗漱,干完活后要统一沐浴,衣衫要洗,磨坏了官府发他们新衣服——必须穿身上,不许偷偷留给家里。吃饭前要统一打水涮碗,吃过饭不许光舔干净!还要洗一洗!

等到了工地,要求就更多,比如说扛木头必须几个人扛,受伤了小队长必须会紧急包扎止血,码头上必须有几个缝得细致的皮圈子,针眼都用胶糊上,但密封性还是挺差劲,需要每天晨昏吹两次气,备着有人落水扔下去。

规矩很多,而且很麻烦,但官府给钱从不拖欠,小官员也不会随意打人,打人是要公开处罚,拉到所有人面前,有理有据地说清楚为什么打,打多少,然后再打,一般是偷盗或者私下打架。打得不重,但打过之后会赶出营地,营中有懈怠的调皮的,被收拾过几轮后就老实了,不敢再犯事。

当然也有小官员私下里打人的,还有其他州县的流民,青黄不接时拖家带口来了,因此还带着家眷,这也在长公主的预计内,因此也为他们修了民夫营之外的家属营,就挑了两个脾气很大的女道官,还有几个年纪不大的小道士管理。

女道很骄横,也算勉强按照长公主留下的规矩办事,但见到妇孺不讲卫生的就要指着鼻子骂她们,骂得很难听。妇孺也不敢反抗顶罪,只能听着她那一串串尖酸刻薄的汴京话骂出来,跟水银泻地似的。

都是京城里的大小姐,跟着长公主出来镀金的,怎么管?没得管。

后来有工地上的小官吏见到流民中有少女,衣衫褴褛也掩不住美色的,就动了心,过来想要拖拽了去,妇孺们是不敢反抗的,但会哭,哭声就引来了女道。

女道带着几个小道士就冲进窝棚里了,气势汹汹地给那个小官拎到营地前痛打一顿不解气,还给他剥光了挂在马车后面,江阴城里跑了一圈,最后扔到大街上。

全是私刑,那小官也是当地乡绅出身,有些势力,原可以想办法报复这个女道的,可是,世道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