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90章 我艹,飞碟?(2 / 2)

加入书签

十几年前北陵机场周边的荒凉景象早已不复存在。

尽管盛京市的总体规划刻意避开了盛飞集团这个核心军工区域的发展方向,但城市扩张的洪流依旧无可阻挡地漫延至此。

如今,目光所及之处,机场跑道隔离网之外,一栋栋现代化建筑正在拔地而起,虽然还远未形成市中心那种密集的「水泥森林」,但这种被城市建成区逐渐包围的态势已然清晰。

站在这里,几乎能想像到那些高楼的窗户后面,无数双眼睛正注视着机场内的一举一动。

「吕总,」郑良群找到了正在指挥地勤人员对接地面电源车和测试设备的吕春严,抬手指了指远处那些在夕阳下反射着光芒的建筑群,「这周边环境……变化太大了。厂区被城市这样『贴身』围着,保密和安保的压力,还有未来试飞的空域协调……恐怕都是大问题啊。」

虽然说飞机进行地面测试或者试飞本来也不可能完全保密,但这样被城区围在中间,对于一家军工企业来说肯定也算不上什麽好消息。

吕春严顺着郑良群手指的方向望去,叹了口气:「这确实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挑战,集团和院里也高度重视……其实我们新的主生产基地,连同配套的世界最大规模总装厂房,已经在远郊开始全面建设了。」

他摇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

「但新厂区从破土动工到具备完备的科研丶生产丶试飞能力,需要相当长的建设周期,而且盛飞几十年积累的核心技术资料丶精密加工设备丶熟练技工队伍以及配套的庞大供应链,大部分都扎根在这里&保守估计,至少还需要两到三年时间,才能完成主体搬迁和产能的平稳过渡。」

看到郑良群眉头并未舒展,吕春严补充了一个关键信息:

「不过,请首长放心,关于歼50项目本身,其后续的批量生产任务,将直接在新建成的远郊厂区进行,目前在这里完成总装的几架原型机和预生产型,主要用于完成首飞丶初期试飞科目以及舰载适配性验证。」

郑良群听罢,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点了点头:

「有规划就好。安全无小事,尤其是它。」

他目光再次投向不远处那架在夕阳下泛着幽蓝光泽的50001号机,语气郑重。

而实际情况,也正如郑良群所担心的那样……

几乎就在50001号原型机被缓缓拖出总装车间大门丶沐浴在夕阳下的同一时刻。

直线距离约两公里外,一处名为「观澜国际」的住宅小区内。

摄影爱好者骆笑阳正沉浸在一种近乎朝圣般的专注里。

他刚刚签收了那个梦寐以求的快递——

一个EF 1200mm f/5.6L USM超远摄定焦镜头。

巨大的白色镜筒和沉甸甸的分量,让他感觉臂弯里抱着的不是光学仪器,而是一门威力巨大的炮。

为了它,骆笑阳几乎掏空了工作多年积攒的「小金库」。

此刻,他小心翼翼地将这枚价格不菲的「巨炮」安装在同样顶级的单反机身上,反覆检查卡口的啮合是否牢靠,生怕有一丝闪失。

他脑子里已经勾勒出明年东北大区野生动物摄影大赛的夺冠画面:

用这1200mm的极致焦距,捕捉到野生鹿群在晨雾弥漫的兴安岭林间仰头长啸的震撼瞬间。

那细节丶那压缩感丶那氛围……

评委不给金奖都说不过去!

初步确认机身和镜头配合无误,焦段切换顺畅,骆笑阳习惯性地端起这套沉重的装备,走到自家宽敞的落地窗前,打算先对着远处找找感觉,熟悉一下这超长焦的视野和操控。

他家位于这栋12层住宅楼的第10层,视野还算开阔。

他下意识地将镜头指向了窗外一个熟悉的方向。

巨大的取景框内,世界被瞬间压缩丶拉近。

夕阳的馀晖给机场的一切都涂抹上了浓重的暖色调。

骆笑阳的手指无意识地搭在快门按钮上,眼睛凑近取景器,漫无目的地扫视着街道丶建筑丶围墙……

突然,一个从未见过的丶形状极其怪异的物体猛地闯入了他的视野!

它通体覆盖着一种难以形容的深暗色调,似乎并不反光。

而其外形更是完全颠覆了骆笑阳对飞行器的所有认知——

5001号机的形态本就跟常规概念中的飞机相去甚远,加上比较黯淡的光线以及一个恰到好处的角度,导致骆笑阳只看到了一个形似梭状的东西,边缘还带着一种违反直觉的圆润过渡,浑然一体。

旁边还有牵引车和穿着工装的人员走动,体积感十足。

骆笑阳的大脑瞬间宕机,所有的摄影技巧丶构图法则丶对焦操作全都飞到了九霄云外。

他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下意识喊出了一句充满惊愕和困惑的惊叹:

「我艹?」

「飞碟?」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