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神殊在尸(1 / 2)

加入书签

‘两位紫府中期的人物…也应当如此了!’

李阙宛略有些感慨,扫了一眼地形,伸出纤手来,掐算一二:

‘天际有角木陨伤之风,地中有神通折杀之煞,已经相互牵制平衡,波及数境,如若没有他物干扰,三百年风波不平,五百年地煞不尽。’

戚览堰的神通要更高,可巽风只是他陨落所化的诸物之一,又高悬在天际,容易受到他物干扰,故而衰落得更早一些,反而是煞气在地中蕴养,更难竭尽。

‘此地样样都好…唯独地煞重而地脉浅,没有大山,易攻难守,如果不能拿下白海为屏障,必然受制于人,只是不知…这样富庶的宝地,今后便宜了谁家之道统。’

她收了目光,一路向前,越过涛涛江水,那一道熟悉的大湖慢慢出现在眼前,让她眼眶微红,尽是激动:

‘几十年未归了!’

李阙宛乘了风一路入湖,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隐约还有自家修士采气的身影,觉得处处熟悉,却又处处陌生,叫她心中怦怦直跳,却又不敢现身,只往满是栀子花的仙山上落去。

白金色道衣的真人方才炼了灵资,举着玉简思虑,突然察觉到大阵开启,立刻皱了眉往山间看,可那小路上只有飘飘如白雪的栀子花,再无他物。

这倒是把李曦明给惊着了,两指火速一并,六合之光照耀而出,却见着一道清光如白雪般率先涌现,复又清亮亮地融化了,现出一位女子来。

这女郎是一身素衣,笑靥娇柔,两眉如张,双眸如潸,额心点了一点红朱,偏偏一身气焰变化万千,翻砂作汞,灿烂神通。

李曦明心口一热,差点翻了丹炉,那张平和中正的面上有了浓厚的惊喜,撞见她激动的泪眼,又笑又叹,道:

“原是我家『全丹』神通来了!”

李阙宛抿唇点头,柔声道:

“不负真人厚爱…只恨突破慢了,未能在大战中尽力!”

李阙宛不曾回来时,李曦明念了『衡祝』灵宝又惦记【黜阴】仙诀,心中囫囵吞枣都是想法,可眼看着这晚辈俏生生站在眼前,一身神通变化,一切都被抛之脑后,满心唯有感慨了,拢了袖子,道:

“你能成就神通,安全回来,叫我心里踏实…比什么灵宝仙诀都管用!”

女子用力点头,眼中泛红之色很快退了,道:

“魏王…”

李曦明知道是郭南杌带去的消息,稍稍斟酌,道:

“一时不碍事!”

这句话大大缓解了李阙宛的焦虑,她腰肢轻柔下来,李曦明则伸出二指,点了【三候戍玄火】入炉,急匆匆同她往洲上去,李阙宛叹道:

“我方从海上来,咸湖已经化为广袤之原,实在是钟天地之造化,可堪为一宗之根基。”

李曦明足不出户,倒还没有听闻这件事情,略有感慨,唏嘘道:

“长奚生前尤患山门、咸湖之贫乏,终年搬山运岭,心血无数,仍难登大雅之堂,可惜…可怜,他心心念念的仙宗之根基,立在玄岳灭亡时!”

李阙宛虽然不知此事,可一路过来,也看了个明白,默不作声,入了那暗沉的殿里,李曦明笑道:

“来,我教你咒语。”

于是掐了术诀,接应天地,李阙宛颇为恭敬地运转,眼前骤然光明,只觉得一股浓郁至极、平衡中正的灵机冲面而来,吹得她发丝微微飘动,双眼明亮。

‘日月同辉天地!’

身为『全丹』修士,李阙宛对灵氛的感应尤为敏感,修行之时常常要把控阴阳平衡,熟悉程度还要超过诸位真人,立刻被这股玄妙之感怔在原地:

“阴阳均平…”

李曦明转头来看,发觉李阙宛激动起来,面上甚至有了一丝红晕,掐诀喃喃道:

“这是…阴阳绝对均平…”

李曦明有了一丝疑色,见着李阙宛急声道:

“我修行『全丹』,无非调控阴阳、铅汞、水火、牝牡,亦了解过阴阳均平…往往『全丹』修士施展各类秘法、甚至于某类修行,都要从调整阴阳开始,只有先把阴阳调平了,才能去把握增阴减阳、增水减火等等的多少,从而拟造某种环境,达到种种变化。”

“可以说全丹变化的第一步,七成以上都是调配阴阳!”

“可无论怎么调整,都不可能达到这洞天中如同神话般的阴阳绝对平衡!”

她知道洞天中阴阳平衡,却没有想过是这种只存在于想象之中的绝对相等,数次掐诀,又难以置信地松手,轻声道:

“也就是说…在洞天中调配、施法,只要随手领一口灵气来就能跳过外界施展物性变化的第一步,甚至比精心调配过的还要精准无数倍…”

李曦明不通变化,听得云里雾里,只觉得是好事,心中更有把握:

‘如此一来,【黜阴法】更有用途了!’

于是含笑点头,带着仍沉浸在震撼之中的李阙宛一路向下,到了阁楼之底——魏王正盘膝而坐,静静修行。

李阙宛的目光从他满身的伤痕上划过,略为心疼地低了头,恭声拜道:

“晚辈阙宛,炼成神通『候神殊』!”

盘膝坐在玉台上的男子早已睁开双眼,暗色的瞳孔盯着李阙宛,面上有一些笑意,虽然带动漆黑伤口而显得狰狞,却有一份别样的亲切:

“神通如何?”

李阙宛恭声道:

“『候神殊』,取全丹之孕育道,第一以长生、仙道为重!”

“神通即成,性命皆涨,长生延寿,不见杀机,随着年岁养育,此神通便内藏养受,印证在大道玄妙之上,生出一铅汞之身,称为【神尸】。”

“身神通?”

李曦明略微疑惑地问了一句,李阙宛却摇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