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章 魏郡(2 / 2)
萧初庭浮现出思索之色,他虽然颇为自信,可局势混乱,尚且要面对一个神通圆满的观化天楼道主,绝不是轻易之事。
「也是个麻烦。」
他并不多说,只问道:
「迟道友需要什麽?」
迟步梓笑了笑,目中有了奇异之色,有意道:
「如今我在海里走动,前辈却问我需要什麽?与其说我,不如说大人——需要前辈证道,这才有我来帮你!」
萧初庭笑而不语,直勾勾地看着他,迟步梓走了两步,这才点头道:
「前辈若是有意,大陵川之中,府水渌水之物丶与我成道有关之法,自然归我迟步梓,除此之外…能看见萧前辈完完整整地证道,本就是难得一见的大机缘!」
萧初庭失笑摇头,道:
「你要是不开口要些什麽,我反而不敢信你。」
迟步梓凝视他许久,笑着摇了摇头,拱手一礼,终于转过身去,踏着漆黑的泽水,一连行出去数步,这才微微侧脸,抬眉道:
「若是前辈成了,有朝一日…有朝一日,我迟某证道,便须萧真人出手,还望到时,万万留情。」
迟步梓其实明白,如若萧初庭真成了金丹,出手与否,终究与什麽诺言关系不大,可临行前,终究将这一番话讲尽了——这话如风一般从萧初庭耳边拂过,碧眼青年的身影也如同一片青碧色的光彩,消散在漆黑的泽水之中。
这些年在海外,萧初庭其实早早听过迟步梓的名字,这位青池宗昔日的天才,修行渌水之道丶出身渌池之下,本该是最无力的。
『渌在变位,腾发而落,其主不久,久则有变,也正因此,这一道变位的参紫,本就难渡。』
渌灴庚宣更五道为变位,喜好变动,也就代表着倾向于闰事,早些时候他向李周巍比喻过三马载道,这变位的闰马,便尤为有力,早壮晚衰,极碍正道!
修这五德的紫府真人,大多有闰意,不知道有多少都老死在参紫之前!
『当年的迟尉,何等意气风发…神通轻渡,却在此处撞得头破血流,眼看着寿元拮据,这才起的杀心,如果没有提点渌合的法门,以他折损过的寿元,极有可能终身无法证金!」
『而他迟步梓的处境,并没有好多少。』
同处于渌池之中,他甚至还能不到三百年过参紫!
虽然如今的传闻之中,迟步梓为了摆脱渌水,不得不倚仗于龙属,处境同样不太好,可萧初庭望见他,心中不知有多少暗思。
迟步梓有太多理由帮他了。
迟步梓背后倚仗的龙属期盼萧初庭成道丶萧初庭背后有可能存在的元府势力有迟步梓心心念念的府水之法丶迟步梓大概率要求的府水与他坎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正如迟步梓见面的话语,他萧初庭知道迟步梓会帮他,迟步梓也知道萧初庭能与他合作,这是两个成道者之间的默契,这一份默契胜过一切忌惮丶比任何承诺都要叫人放心。
『可仅此而已麽?』
老人行动自如,身上的坎水不断变动,闪烁着深如墨色的光彩,他沿着幽暗的水泽一路向北,眼神之中的光彩却越发明亮了。
……
梁川山。
梁川山与当年并没有多少差别,只是沮氏的旗帜被通通换成了大宋,神通的光彩比当年更浓密,几乎要冲上天际去。
李绛迁从望月湖上而来,越过江淮,到了洛下,却不曾见到杨锐仪,只有驻守襄乡的秋湖真人宁婉。
难得的是,这位秋湖仙子已经是二神通!
『寒炁』的修行较容易些,可宁婉这些年无论是受伤也好丶遭逢算计也罢,能真正修行的时间并不多,如今明显没有失败几次,轻巧成就,却也是见了真功夫。
李绛迁向她道了喜,便问起杨锐仪来,宁婉道:
「大将军得了命令,方才离去,应当在谪炁之间商议要事,我等不能察觉。」
杨锐仪不知在见谁,李绛迁却也懒得敷衍他,立刻驾着离火越过重山,降下神通,这才见着赤色的神通迎面而来,化为一男子,博带峨冠,生得颇为儒雅,行了一礼,笑道:
「大公子!」
李绛迁虽然不认得他,可见了他一身青池服饰,又是灴火修士,心中已经明了,笑道:
「澹台前辈!」
澹台近尴尬摇头,连连回礼:
「不敢称前辈…请!」
李绛迁却不急着落脚,笑道:
「我此番来,就是要看一看北方的情景,不必急着落到阵里去,只找个了解局势的,同我往北几步看看。」
澹台近稍稍一顿,若有所思,道:
「请!」
两人便收了神通,默默向北,澹台近很快肃穆起来了,两人不过堪堪能见到北方山势起伏,便驻足不前,澹台近低声道:
「公子且看西方。」
李绛迁抬眉扫视了,便见远方仙光灼灼,金白一色,种种光彩交汇,有一城池,坐落在两山之间,将那道山峡挡的严严实实。
澹台近正色道:
「那处乃是黾池,落座在【襄山】与崤山尾部小峰之间,既是一处大郡,也是一处关隘,乃是另一处进入关中的门户,当年周灭,魏兵从此出,与晋交战。」
他有些唏嘘,道:
「襄山与黾池历史悠久,也算大山,一直幸存至今,当年的夏人在此地炼盐,处处是盐池,我道先辈也在此地修行过。」
于是转过头去,看向东方,轻声道:
「那处就是獾郡。」
李绛迁转头凝望,便遥远的东方还有数城倚靠在另一座山下,和黾池比起来显得黯淡无光,甚至颇为普通。
澹台近道:
「獾郡背后是大陵山,与这一侧的襄山一东一西,就是晋地的入口,倘若不往晋地去,大陵山往东北,有一道走势几乎相同的雄壮之山,是晋地的屏障,一直蔓延到幽燕之地,叫作太行…」
他毕竟是澹台家的人,学识渊博,顿了顿,感慨道:
「传闻有位仙人,叫【执渡】,便在太行山上证道,过了沿着太行东侧的【荡阴】丶【广平】丶【魏郡】三郡,就是燕土…」
李绛迁听到此处,突然皱了皱眉,莫名有些疑虑,问道:
「【魏郡】?」
澹台近一愣,答道:
「是【魏郡】…」
李绛迁摇了摇头,他自家是魏李,难免对魏字有些敏感,想来也不过是个地名而已,失笑摇头,随意道:
「难得有个魏字…」
澹台近突然有所领悟,悚然而惊,似乎在犹豫该不该说,沉吟许久,幽然地道:
「此地在齐时…本叫【魏亡】,是梁帝改回来的。」
此言一出,身旁金眸青年的目光直勾勾照过来,目光带着冰冷的危险感,语气却带着笑:
「可有渊源?」
澹台近目光复杂,轻声道:
「传说魏恭帝东巡,在太行山脚丶衡漳二水之上暴薨,齐帝故划此三地,并为一郡,为【魏亡】,即为今日之【魏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