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圭臬(2 / 2)
李松没有说这个很明显的答案。
俞兴并不追着讨论,只是感慨道:「混淆视听,见利忘义,这才是空头的常态吧,不过,国内要是搞这一套,恐怕也未必能长久,终究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李松觉得这话有些偏激,又怀疑俞总是在点自己。
他今天酒后失态,锺情的事业又被贬斥,虽然心里感谢俞总,还是想找回点场子,故意说道:「俞总,雷诺丶大众集团这样的全球车企都在造假,你做碳矽集团,一定要守住道德底线啊。」
俞兴颔首,认真的说道:「是啊,所以,我一早和徐总他们就聊碳矽集团进入汽车行业的宗旨就是老实造车,但这次的行业巨震还是让人警醒,值得吸取教训。」
李松睁大眼睛看俞总,瞧着他坦坦荡荡的丝毫不因自己的挤兑而生气,不由得心里生愧。
他今晚情绪震荡,忍不住说了句:「国内市场要是能出个像过山峰那样的空头,也是不错的。」
俞兴微微一笑,不再讨论这个话题,真实研究要是真转到国内,你惹出祸来,不要提我便是。
李松带着重重思考离开碳矽集团,临走前表示了衷心的歉意和感谢。
俞兴几经犹豫还是没把电话打给徐欣,他不清楚「真实研究」到底是怎麽运作的,但看李总这样不痛快的模样,还是别添堵了。
他本来还想在办公室里聊聊电话,被李松这麽一搞也没了心情,乾脆就一个人开车到了海边,吹着海风,瞧着月亮,随即才把电话打给刘琬英。
刘琬英最近是最忙的,既要调动资金,也要关注动态,又得顶着时差。
晚上十点钟,她的声音反而格外清醒。
刘琬英听着俞兴聊起李松,倒不全当是解闷,若有所思的说道:「从雷诺被做空,欧洲车企的股价就在震荡下跌,等到大众被做空,资金再进来做空的成本就高很多,李松大概在跟风资金里也属于比较晚的,又碰见欧盟的连番政策……这样一个大手压下来,确实很难。」
「最赚钱的是在我们之前就在做空大众的资金,虽然停牌,虽然有禁令,但除了无实体CDS,都还是能赚的。」
欧洲这次在金融市场的政策主要是为了切断更大风险的传导,至于之前的做空资金虽然也在追查异常,但并非主要目标,当然,这仍旧带来很大压力。
刘琬英喝了半杯苦咖啡,提到她手里这几天在忙的事情:「虽然德国和美国空头很针锋相对,但似乎还是起了作用的,德国那边有给宽限时间,我们的部分CDS合约正在转为合成CDO,这可以规避德国针对无实体CDS的监管。」
CDO是担保债务凭证。
这样一个转化过程就是规避德国最新政策审查,以CDS为基础,改造成可以交易的证券,让信用风险可以在市场里转移,对于过山峰来说,这样既不用购买实体证券,也可以转移自身持有的CDS风险。
这种操作并不罕见,恰恰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里就是出现了太多的合成CDO,最终遭遇系统性风险时而出现全面的问题。
俞兴简单的听了一会,问道:「查诺斯他们也在这样转吗?」
「查诺斯他们的成本比我们高。」刘琬英听到这一个问题就明显变得愉快,「本来少赚了钱,但看到查诺斯他们大概在亏钱,我就忽然觉得也还挺不错。」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