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1章 闲聊(2 / 2)

加入书签

没有办法,云贵高原的耕地太破碎了,如果继续维持露天种植,就需要大量人口留在乡镇之中,这不利于亚联的战略。

毕竟现在的技术条件下,要在城市让一个普通人脱贫致富,和在农村让一个普通人脱贫致富,两者需要消耗的资源量有着巨大的差别,而且收益率也有明显的区别。

现在在亚联境内,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地区,其整体经济水平就越高,人均收入丶人均公共资源消费就越高。

这倒不是在鼓吹城市化好。

城市化也要看技术大背景丶管理制度,不然就是在想当然。

比如巴西,当地城市化确实高,但城市里面的贫民窟却一大堆,大量城市贫民的存在,导致城市治安恶化。

而亚联的城市化,那是靠技术的红利实现的。

现在遍地都是的农业大厦,让大量入城的农民获得稳定的工作,还有日益庞大的服务业丶小工业,又稳定了一大批入城农民。

大家都有工作,收入普遍比较好,这进一步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这其实非常好理解。

假如有两个地区,人口都是1000万,但一个地区的人口中,80%都是乡村人口,20%是城镇人口;另一个地区则是全部都是城市人口。

在工资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后者需要的服务业规模,至少是前者的三倍以上。

最⊥新⊥小⊥说⊥在⊥⊥⊥首⊥发!

为什麽会这样?

答案就在规模上,乡村人口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分散,彼此距离比较远。

好比你是一个餐饮经营者,你会在一个小乡村开饭店,还是会在城市里开饭店?

你说我可以靠村里的老乡消费。

那你这个饭店的上限已经被锁死了。

城市存在的意义,其实就是服务业的规模化丶集约化丶集群化,从而让服务业可以高度竞争,从而将服务单价压下来。

在城市可以维持大型医院的正常收支平衡,但在一个偏僻乡镇的大型医院,如果周围没有大城市,那这个医院肯定要收不抵支。

其实这也是之前赛里斯面临的问题。

为了保证边远地区的人口可以获得各种公共服务,只能硬着头皮建设医院丶学校丶图书馆,维持汽车客运站和铁路路线。

然而这种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注定是亏本买卖。

虽然很多人都说不能如此功利的看待这种事情,但如果可以通过城市化,将人口集中起来,将边远地区的人口迁移出来,才是一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过要实现这一点,技术条件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不然就是一个大号巴西。

而江淼的出现,恰恰带来很多技术,这些技术就成为了推动赛里斯,乃至整个亚联进行全面城市化的内在动力。

飞艇内部的大厅内。

聊天还在继续。

林怀瑾没有询问江淼这一次出行的事情,毕竟这种事情他还是知道轻重的,他谈起了太空农业那方面的事情:

「老板,最近新天宫2号空间站的农业实验室那边,搞出了不少适合低重力环境下的农业技术,咱们公司什麽时候正式发展太空农场呀?」

「还没有那麽快。」

姬志英插了一句:「低重力环境的农业技术很难有点困难。」

「姬博士,听说你是研究太空化学的?」

闻言,姬志英一板一眼地回道:「准确一点,是研究微重力环境下的化学合成技术。」

没有研究过太空农业的林怀瑾,好奇地问道:「姬博士,太空环境对化学合成的影响有多大?」

「具体的情况,一时半会我也很难解释清楚。」姬志英可能在表达能力上有点差,不知道如何回答林怀瑾的问题。

江淼随手叉了一块菠萝,然后笑着说道:「太空中的化学合成确实比较麻烦,因为在微重力环境下,会导致很多化学变化表现出和地球地表不太一样的情况。」

林怀瑾给两人添满了茶:「我听说太空中,冶炼出来的合金材料,质地会非常蓬松和均匀,还有一些奇特的表现。」

「确实会有这种表现。」姬志英点了点头。

就在此时。

黎子轩快步小跑过来。

看到这一幕,林怀瑾将准备说出口的话咽下去。

来到江淼一旁的黎子轩,小声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江淼眉头一皱,随即站起来:「怀瑾丶志英,你们聊,我有点事情先去处理。」

「老板,太客气了,您忙,我和志英也要去吃饭了。」林怀瑾站起来。

「嗯。」

江淼急匆匆离开。

飞艇的专属办公室内。

他看着手上的报告,脸上闪烁着思考的神情,同时还有一丝诧异。

这份报告上的内容,是王砺锋转交给他的,除了关于各种生物辅助设备的测试简报之外,还一条比较敏感的内容。

那就是他们在小威尼斯地区,获得一个秘密组织的信息,这个组织的情报不多,但情报分析部门判断,可能和几年前的绝育危机有很大的关系。

江淼其实知道相关的情报,只不过他不好直接说出来。

没有想到这帮家伙竟然在小威尼斯被亚联的特工拿下了一个核心头目,看完这一份报告之后,江淼并没有吩咐什麽,而是先让黎子轩出去。

办公室内只剩下他一个人。

这个时候他才打开自己的专属笔记本电脑,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好久没有调查欧美的情报了,今天刚好有空,便打算再次调查一点,更新一下情报资料库。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