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章 新嫡(1 / 2)
第1084章 新嫡
第二天,太子殿下与越王殿下,以及皇三子一起,都去了北邙山,南阳王陵前,祭拜过世一整年的薛老爷。
而薛老爷的陵落在北邙,没有运回老家安葬,也就意味着,整个后族薛氏,将来都要在洛阳落地生根。
毕竟,薛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外戚,他们一家,也可以说得上是开国功臣。
祭拜了薛王爷的陵之后,兄弟三人又一同返回皇城,进入到了皇宫之中。
进了皇宫之后,三兄弟一起进了甘露殿里,进了甘露殿之后,越王李铮与三皇子李苍,只是同李云行了个礼,相当于打了个招呼,就各自进后宫寻刘皇妃与秦昭容去了。
而太子殿下,则是留在了甘露殿里,看着正在翻看文书的李云,他深呼吸了一口气,欠身道:「父皇。」
李云对着他按了按手道:「坐下,坐下。」
太子坐在了老父亲对面,深呼吸了一口气。
昨天刚回来,一切都是热热闹闹的,老父亲也没有扫兴,几乎没有提什麽「工作」上的事情,大家高高兴兴的过了一天。
但是今天,在甘露殿里,私下里见面,太子殿下心里知道,父亲真正的考校要来了。
他心里难免惴惴。
这不是什麽简单的考试,而是一国甚至可以说天下共主,对未来继承人的考核。
尽管太子殿下很清楚,以他的身份地位,即便这一次没有通过老父亲的考核,也不怎麽会影响他储君的位置,至多就是「分数」低了一些而已。
但是,还是难免紧张。
李皇帝批覆了手里的一份文书之后,抬头看了看李元,这才开口说道:「一整年时间,我儿还有江东衙门,以及张遂,差不多隔几天就送来一份文书到我这里来。」
「江东的新政,总的来说,这一年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各方各面都很好,不过…」
皇帝看了看自己的儿子,叹了口气道:「你走之后,明年可能就不太一样了,到时候不知道能剩下今年的几成。」
「父皇。」
太子殿下慌忙说道:「儿臣…儿臣绝没有伪造半点数目。」
「不是说你伪造数目了。」
皇帝看着他,摇头道:「是许多地方的官员,乡绅,想要巴结你,也想要巴结为父。」
「不过政令这东西,还是要见到实效才成,所以昨天我才说,试行五年,一年也不能少。」
皇帝陛下顿了顿,继续说道:「江东的海运,这一年有见长,这出海的船次总不会是假的,这个办的很好。」
皇帝陛下说到这里,突然话锋一转,开口说道:「礼部左侍郎,牵扯进了去岁的谋刺案中,虽未直接涉案,但也已经罢官去职,东宫属官之中,如有合适的,你可以往吏部推荐一个。」
太子闻言,深深低头:「儿臣遵命。」
皇帝陛下又看了看他,默默说道:「为父准备,给你换一个太子詹事,你觉得如何?」
太子詹事,是三品官。
在三师三少俱都成了虚职的情况下,这个职位基本上就是东宫属官之中官职最高的官员了,也几乎类同东宫小朝廷的「宰相」。
一旦太子即位,东宫詹事即便不能立时成为中书令,但也会立刻转正,进入政事堂拜相。
相比较中书行走或者是政事堂行走来说,这才是正儿八经的「储相」,只不过这个储相转正的条件有些苛刻罢了。
不过皇帝陛下正当年,杨宏这一任东宫詹事不太可能转正,因此李云提起调任,太子也只能立刻低头道:「此是朝事,父皇安排就是了。」
「那好,让杨宏先回家待职,然后你从东宫属官里,另挑一个,荐为礼部侍郎。」
太子一愣,问道:「父皇不是要调杨宏做礼部侍郎?」
「不是。」
李云微微摇头,同时皱了皱眉头,不愿意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直接开口说道:「好了,这个事就这麽定了,不必多说,咱们继续说新政的事情。」
「这个商船出海的事情,如果办的好,明年可以在江东道的南边,比如说福州,再设一个市舶司。」
皇帝陛下摸了摸下巴,开口道:「当年,为父在江东的时候,专门有一批人手,负责建造战船,如今战船暂时不太需要了,可以调这些人去江东沿海,成立一个船行,负责造大型的商船。」
他看着太子,问道:「东宫有合适的人,能主管这事吗?」
太子想了想,摇头道:「父皇,东宫属官,俱是读书人出身,恐怕…恐怕做不好这些事情。」
皇帝看了看他,哑然道:「恐怕是读书人出身,不愿意自降身份,去经营船行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