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23章 真阳仙城的收益(1 / 2)

加入书签

第1023章 真阳仙城的收益

「现在还只是入门,就依然如此恐怖了,若是再进一步,呵,不愧是太虚之道!」

太虚之道博大精深,他现在只是入门而已,而且还不是针对太虚之道的入门,只是针对身化无形这个神通的入门。

身化无形大概就是太虚之道的一个分支,就如枯荣之道是木属性的分支一样。

能够再次领悟一项神通,这对杨正山来说已经非常难得的。

而且身化无形还是一项对战斗有着巨大提升的神通,它可以让杨正山进入无形状态,处于无形状态,杨正山就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存在,融入太虚之中,近乎于无敌的存在。

当然,无敌只是夸张的说法。

杨正山还无法做到真正的不存在,所以他的身化无形不但只能持续几个呼吸的时间,而且还会受到气机波动的影响。

若是不熟悉此神通的人,大概是很难应付。

但若是熟悉了之后,还是有很多办法将杨正山从无形状态打落出来的。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制造强烈的气机波动,让杨正山无法与周围的环境达成完美的契合,从而不得不显露身形。

闭关结束,杨正山施施然出关。

「老祖宗出关了!」

杨正山刚从闭关的小院中走出来,就碰到一个娇俏的小丫头。

「嗯,你是?」

「老祖宗,我叫杨楚璇。」小丫头大概十七八岁的样子,长着一张瓜子脸,见到杨正山后既激动又兴奋,一双眼晴布灵布灵的闪亮。

杨正山嘴角带着慈和的笑容,「原来是楚璇丫头,你这是在?」

「嘻嘻,老祖宗,我在洒扫庭院!」小丫头有些憨憨的笑道。

杨正山点点头,「嗯,好好修炼!」

杨家第七代,男丁用庆字,女子用楚字,这个小丫头肯定是杨家的孩子,就是不知道是哪一支的。

至于她为何会在这里洒扫庭院,原因很简单,这麽大的殿宇庭院自然需要人手来打理,而仙宫之中,灵气浓郁,乃是修炼圣地。

而且近水楼台先得月,对于杨家大部分小辈来说,能在仙宫中修炼就是一种难得的福分,若是能见到杨正山和郁青衣,并且给他们留下印象,那更是一份福缘。

与小丫头简单的说了几句话之后,杨正山心神微动,就知道郁青衣还在弟子居中,他也没有过去打扰,而是来到长生殿前的湖泊之中。

他对太虚之道有了新的感悟,自然而然的,他对太虚十二金晶莲也多了一些想法。

生境仙宫是一件灵宝,太虚十二金晶莲是生境仙宫的核心,而杨正山的神魂又是生境仙宫的器灵。

其实直到现在杨正山都没有完全掌握生境仙宫,他对生境仙宫的掌控还处于比较基础的层面。

杨正山沉入湖泊之中,来到十二金晶莲的核心区域,神魂进入金晶莲内,立即就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生境仙宫也具备身化无形的功能,它在太虚之中就处于类似于隐身的状态,准确的说是融入太虚的状态。

只要不是杨正山主动暴露生境仙宫的存在,外人很难发现它的存在。

而结合生境仙宫的功能,杨正山在身化无形上文得到了更深的感悟。

转眼间,又是几个月过去了。

就在杨正山从十二金晶莲中获取感悟的时候,玉京城东部的山野之中骤然爆发出一股凌厉至极的气息。

气冲云霄,风云涌动,片刻之间,周围十馀里的天际就呈现出一片云气翻涌的场景。

这股突如其来的气息将杨正山从感悟中惊醒过来。

他心念一动,山野之中的情况就呈现在他的心中。

「丁秋突破了!」

杨正山微微感到错,不过很快就释然了。

丁秋能这麽快突破,并不会让他感到意外。

在他看来,丁秋绝对是天资卓越的存在,其在武道上的资质远非常人能比。

除了没有灵窍外,丁秋绝对可以算得上天骄级别的存在。

而现在,丁秋突破至神魂境,他没有灵窍的缺陷也将不再是缺陷,未来他也拥有跨入金丹大道的机会。

甚至杨正山觉得,丁秋结丹的可能性比玄真还要大,

杨正山身形一闪,随后他便来到了丁秋的闭关之地,

看着山中的小屋,杨正山授着胡须若有所思。

以武道入金丹比以仙道入金丹要困难很多,困难的地方就是法力和神魂。

神魂境武者想要结丹,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就是将真元全部转化成法力,并且让身体契合法力的运转。这一点需要循序渐进的一点点打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就是提升神魂强度,虽然神魂境武者的神魂强度已经超过了大部分筑基修士,但是由于没有灵窍的原因,武者在突破至神魂境之前,对神魂的了解和感悟太少,所以神魂境武者需要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爹!」

就在这时,杨明昭从玉京城飞来,一眼就看到了杨正山。

杨正山看了他一眼,微微颌首,「丁秋突破了!」

「成功了?」杨明昭惊喜道。

「嗯,成功了!」杨正山肯定道。

「太好了!」杨明昭大喜。

杨正山看着他高兴的样子,笑道:「你也该努力修炼了,别整天吊儿郎当的!」

「呢,孩儿也没耽搁修炼啊!」杨明昭窘迫道,

杨正山温和的说道:「前路我会给你们铺好,但能走多远还要看你们自己!」

杨明昭一惬,随即躬身一礼,「孩子定会努力修炼!」

随着杨正山的修为越来越高,杨家众人与他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

不是因为矛盾出现的疏远,而是因为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层次差距越来越大,自然而然出现的疏远。

对此,杨正山早有感觉,但他也没办法,

现在的他也不可能整天陪着儿孙,再说他也陪不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