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7章 维多利亚的加冕典礼(1 / 2)

加入书签

第887章 维多利亚的加冕典礼

清晨的巴黎空气仍带着仲夏的燥热。

窗外,圣奥诺雷大街上的马车轮声与摊贩吆喝声交织成一片。

亚瑟披着晨衣丶端着红茶杯坐在书桌前,身前的桌上还摊开着一份刚送来的《立宪报》。

《汉诺瓦王国的宪政危机》

自六月中旬以来,汉诺瓦王国政局骤生变革。

随着威廉四世的逝世,其侄女维多利亚即位,而汉诺瓦的王冠则依据《萨利克法》戴在了坎伯兰公爵恩斯特·奥古斯特的头顶,英国与汉诺瓦的王位自此分离,汉诺瓦与英国的共主邦联关系也随之终结。

汉诺瓦迎来了一位新君主,而这本应立足于合法性的王座,却在恩斯特·奥古斯特国王的几步操作下变得摇摇欲坠。

这位陛下几乎是在7月5日登基的同一时刻,便立即宣布暂停宪法实施。

他不承认1833年《汉诺瓦王国宪法》的效力,宣称自己不受现行宪法的约束,因为当初这部宪法在制定时,并未徵询他的意见。与此同时,他还暗示,如果当时汉诺瓦由他主政,这部宪法可能会是另一番面貌,甚至根本不会存在。他目前正在考虑重新审视宪法条款,自己的目标与抱负便是对现行宪法进行必要的修改,以便符合他的治国理念和期待。

在本应确认基本法丶为汉诺瓦臣民保全得来不易的自由之际,新王却选择自我标榜为现代正义的背离者,转而复兴早已陈腐的专制制度。哥廷根大学,这片汉诺瓦哲学与良知的殿堂,已为这一威胁而震动。

据杜塞道夫丶汉诺瓦丶柏林相关媒体报导,数位哥廷根大学教授已在私下表达不安。他们担心,新王如果拒绝承认宪法,就有可能削弱立法机关,使学术自由与官员独立性受损。报导中提到,哥廷根大学议会代表丶历史教授弗里德里希·达尔曼正筹措联络同僚,尝试说服哥廷根大学评议会的教授们反对国王修宪的意图,并采取某种形式的必要行动。

德意志邦联各国的自由派舆论对此同样警觉。有人认为,倘若国王能轻易撇弃已经誓言确认的基本法,那麽宪章与誓言岂不是成了一纸空文?

而对欧洲的自由主义者来说,如果汉诺瓦的先例得以成立,那麽欧洲大陆上还有哪个立宪国家可以自信无虞?宪章算什麽?誓言又算什麽?倘若国王废除宪法就如同撕掉一张废弃的草稿那样轻松,那麽今天的汉诺瓦,明天,或许就是别处。

……

亚瑟抿了一口红茶,今天的红茶里糖放少了,尝起来有点苦。

不过,除了对红茶味道感到惊讶以外,亚瑟今天早上并没有感觉有什麽其他值得惊讶的事情。

坎伯兰公爵继位后不承认汉诺瓦王国的1833年宪法,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

因为早在坎伯兰公爵还是汉诺瓦王位的假定继承人时,他就曾向哥哥威廉四世十分激烈的表达过他反对的这部自由宪法正式生效。他持有这样的政见,辉格党和托利党的绝大部分人都不喜欢他也是理所应当。

甚至可以说,英国民众之所以对维多利亚女王的继位展现出如此大的热情,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并非是他们有多了解女王身上的美德,而是他们实在太恐惧坎伯兰公爵身上的专制主义气息了。

实际上,汉诺瓦人在坎伯兰公爵继位之前,也曾经试图绕过继承法,选取一位更受喜爱的国王。

当然了,他们依然不会接受一位女王,但是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们更乐意让曾经担任过汉诺瓦总督的剑桥公爵或者苏塞克斯公爵继位。这两位王子的观念十分契合这个德意志邦联中最具自由主义气息的国家,而且从他们的种种经历看,如果二位王子继位,他们肯定也十分乐意继续推动汉诺瓦王国的自由主义改革。

但遗憾的是,无论是剑桥公爵还是苏塞克斯公爵,都拒绝参与任何可能绕过兄长坎伯兰公爵使自己继位的行动。

所以汉诺瓦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坎伯兰公爵加冕为汉诺瓦王国的恩斯特一世,并解散了根据宪法召集的议会。

关于汉诺瓦王国的政治,亚瑟身为外国官员,自然不方便表达意见。

他最多也就是对1833年宪法被中止实施表达遗憾,毕竟无论怎麽说,在那部宪法的警务附属条例和起草委员会的备忘录里,都留有他的心血。

如今恩斯特一世刚上位,便在亚瑟光辉的履历上涂涂改改,要说他一点儿意见都没有,那也是不可能的。

不过生气归生气,亚瑟实际上拿这位国王也没什麽办法。

1833年汉诺瓦王国宪法的一大重要意义,便是将汉诺瓦领地从君主名下转移给了国家集体。

而现在,宪法被中止效力,也就意味着汉诺瓦王国如今又成了国王的私有财产,恩斯特一世想在汉诺瓦怎麽干是他的家务事,哪里轮得到他这个前哥廷根大学学监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而且看他这个架势,中止宪法还只是第一步,等到时机合适,恩斯特一世弄不好还会宣布宪法违宪,从而彻底废除这部被他视为绊脚石的法典。

作为汉诺瓦人民的老朋友,哥廷根大学的老领导,亚瑟这时候也就只能默默地为他的老同事以及学生们祈福,祈祷他们能够尽量保持冷静,因为如果他们抗议的太过激,以恩斯特一世的个性,出动警察镇压都算是怀柔绥靖了。

不过一大早起床,亚瑟接到的也不完全是坏消息。

在英吉利海峡的另一边,伦敦传来捷报,由于应对及时,再加上狄更斯力作《雾都孤儿》在伦敦各大剧院的火热上演,让伦敦市民先入为主的同情起了剧中那位被强盗比尔·赛克斯杀死的南茜小姐(影射赛克斯事件,历史与本世界线皆是如此),所以由赛克斯夫人引发的舆论风暴并未影响到迪斯雷利的选情。

这位保守党的少壮派代表丶保守党小团体「青年英格兰」的核心人物,在陶尔哈姆莱茨以摧枯拉朽之势击垮了辉格党候选人,继续巩固了他在东区不可撼动的统治地位。

而《泰晤士报》也适时的在迪斯雷利走访济贫院和深入东区慰问贫苦市民的新闻标题后面,给他冠上了一个新头衔,叫他「人民的迪斯雷利」。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今年的大选当中,保守党在党魁罗伯特·皮尔爵士的领导下继续奋起直追。

倘若不是墨尔本子爵及时与爱尔兰激进派代表奥康内尔达成联盟,他们甚至都无法继续维持辉格党在下院的优势地位。

而在选战中遭遇的重大挫败,也使得辉格党愈发坚定了抱紧女王大腿的想法。

首相墨尔本子爵在选战结束后不久,便立刻决定在内阁层面启动维多利亚女王加冕典礼的相关筹备工作,并力图在明年议会开幕后保障相关议案顺利通过。

当然了,根据女王陛下本人的要求,这场加冕典礼会尽量从简,但是考虑到威廉四世加冕典礼一切从简时,上院贵族们的集体抱怨,内阁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把整场定在7万镑的标准上。

这个花费大概是威廉四世的两倍,但是相较于乔治四世那场奢华至极的24万镑加冕仪式,确实也算是相对的艰苦朴素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