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良言,实政论(2 / 2)
然而具体至天南万里山河,疮痍如何抚平,秩序如何重塑,妖魔如何约束,人心如何安定,落银湖如何疏导此间种种,堪称又一场『大劫』,一场建设之劫。」
陆真君语气平稳,却字字千钧,「霄元需即刻闭关,稳固伤势,嗉月璧亦需温养。玄盈丶钓龙丶镇虎三位师弟会留下,助你初步梳理此处地脉,镇压残妖余魔。」
「弟子明白。」
季明点头道。
「其后」
见陆真君一副让他接话的意思,季明站在莲台眺望远方。
山下的浓烟尚未完全散尽,地肺深处仍偶尔传来轰鸣,那是地下空腔崩塌的回响,玄盈上人丶龙虎二翁正合运五行遁法,初步稳固那些透出地表的裂缝,更多的太平山子弟已出现在各处。
扪心自问,季明也不知道自己实政水平如何,他能使自己治下政清人和,就靠一个知人善用,还有一个敢于放权,最后一个就是【老家】带来的那点政事见闻。
虽然实政水平不知,但纸上谈兵起码会一点。
当下心中已有主意,张口说道:「当务之急,就是定秤尺。」
「请讲!」
陆真君完全将季明放在一个对等关系上,郑重说道。
「以玉台定议,我们重获落银湖周边七成地域,那些地方上经营的道产丰瘠不一,各处岛洲丶灵山下地脉损毁程度不同,各种矿藏灵药分布亦是不均。
我教需尽快厘定一套清晰公允的《灵资估算细则若干》,如同确立度量衡一般,何处地脉优先修复,资粮道产如何折算分配,此地新立分坛税收之恩减惠免以何为准,皆需以此『秤尺』为凭,杜绝日后纷争,此乃重建之基,亦是我教秩序之源。」
「善!」
陆真君露出动容之色,道:「此乃金玉良言。」
「还有吗?」
陆真君又问道。
「暂时没了。」
季明其实还有话,但他认为那些话,有些超前一些,不适宜于当下道出,况且只这一条已经足够忙活了。
当然还有一些原因,那就是当他肚子里这点货掏空,后面诸祖师问话,他又该说些什麽。
陆真君琢磨了一下季明这《灵资估算细则若干》的提议,道:「有这一条,足可见你往后能把住太平山这艘大船的舵。」
陆真君看着他,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期许,语气渐沉,道:「外事稍定,内政亦需革新。太平山承平数万载,虽底蕴深厚,然积弊亦生,各脉各家枝繁叶茂,却时有门户之见;弟子众多,然精进者寡,安逸者众。」
他顿了顿,声音虽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此番当藉此胜势,涤荡沉疴,推行革新。」
季明只管点头,没有说话,倒不是他抵触革新,而是清楚这注定是个麻烦事,一旦参与进去,定然耽误修行,他心中已经在物色自己组建小内阁的计划。
权利要抓,可修行功课更要练。
最后,陆真君将一把铁鞭交给季明,道:「这是祖师借来的赶山鞭,可助你将古堙禁山赶回原处。」
季明喜滋滋的拿过铁鞭,这是他劫后主动向祖师们提的第一个要求,没想到祖师们如此爽快,也可见他已正式走进了太平山最核心的圈子中。
「去吧,赚此功德后,早早去上府接下重任,待诸事落定之后,诸祖师还要接你去洞天论道,助你精进道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