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4章 换赛道(2 / 2)

加入书签

面积也只有两间门脸丶总共约三十方的大小。

这里街边的房子都是老房,建房的时候,用都是旧式尺寸。

比如一间房的宽度一般是一丈,深度则是一丈五。

换算成公制单位,那就是宽33米丶深5米,一间的面积便是65平米。

就这麽一点地方,还隔了两间包厢出来,可见这包厢得有多小。

杨康年应该不是第一次来,熟练地跟一个五十多岁的阿姨打了声招呼,又和几个认识的人寒暄了两句,便带着陈凡去了里面那间包厢。

和外面一样,包厢里面也是八仙桌配板凳,也不说弄把带靠背的椅子。

陈凡默默吐着槽,拉开板凳坐下。

杨康年请客,自然坐在主位,等那位阿姨送了一壶茶丶两只杯子进来,出去关上门以后,便对着陈凡说道,「看见没,吃饭送茶水,还得是私人饭馆才有。你要去国营饭店,别说给你端茶倒水,有的地方连菜都得自己去厨房出菜口端。」

陈凡拎着茶壶倒了两杯茶,笑道,「也不都是。那什麽,广州东方宾馆丶京城饭店丶上海锦江饭店的服务都还挺不错。」

杨康年忍不住两眼一翻,「你说的都是涉外场所,怎麽不说省城的野味餐馆呢?去那里二楼吃饭,还有服务员专门等在门口伺候呢。」

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正准备说话,房门就被敲响。

随后被推开,阿姨端着一个托盘,这就开始上菜了。

陈凡伸着脖子看了一眼,原来就是个陶锅炉子。

先将一只盛满了烧得火红木炭的小炭炉放在桌上,再将陶锅放上去,里面满满一锅鸡块,很快便响起咕隆咕隆的声音。

阿姨出去之后,又拿了一瓶酒和两只酒杯过来,跟杨康年打了声招呼,这才出去丶将房门关上。

陈凡脱掉外套,丢在旁边的板凳上,撸起袖子,看着杨康年说道,「这都四月份了,还吃这个呢?」

吃这种陶锅炉子,最好是在冬天,尤其是下大雪的时候,听着外面呼呼的北风声丶看着洋洋洒洒的鹅毛大雪,从热腾腾的锅子里捞一块肉,吃着直烫嘴,那才叫过瘾。

杨康年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客随主便。你是不是觉得你杨叔好欺负,故意挑我的刺啊?」

说着拿起酒瓶拧开,往他面前一放,「你来倒。」

陈凡咧着嘴,拿起酒瓶倒酒,「我来我来。」

将跟茶缸一样大的酒杯放到他面前,陈凡一边给自己倒酒,一边说道,「你要高升就高升,还非得说什麽免职了,吓了我一跳。」

昨天接到电话的时候,他还以为杨康年犯了什麽事儿呢,没想到结果是到省城培训学校进修来了。

这一看就是要高升的节奏,而且还是换系统丶或者是换地方。

因为只有这两种,才会需要先将原来的职务免去,以便随时到新岗位上岗。

一瓶酒正好倒两杯,他将瓶子放到一旁,看着杨康年问道,「下一步定好了没有?」

杨康年端起酒缸子,跟他碰了一个,抿了一口酒,才咧嘴笑道,「定好了。」

放下酒杯,他看着陈凡笑道,「其实我在培训学校已经待了一个月,只不过确切的结果还没下来,不方便对外透露。直到昨天,组织领导找我谈话,才算正式敲定下来。」

说着往某个方向指了指,笑得合不拢嘴,「还是在云湖,职务是担任行署专员。」

那就相当于是一市之长了。

杨康年原来在云汽厂,是书记兼厂长,级别与陈凡一样。现在这个时代,企业系统可比行政系统吃香多了,所以在很多地方,如果是行政转企业,一般是平调,甚至连降一级使用丶也有不少人乐意。

可从企业转行政,平调都算是暗降,只有升一级,才表示是「重点使用」。

现在杨康年从云汽厂调任云湖地方行政专署,只有专员才配得上他。

若是资历再深一点丶关系再硬一点,第一书记也不是没有搞头。

陈凡眉头轻挑,惊讶地看着他,「这麽早就定了?您考虑好啦?云汽厂怎麽办?」

之前他还隐晦地提醒过杨康年,是在企业系统里面长期发展,还是找合适的机会转到行政系统。

当时杨康年一副为厂生丶为厂亡丶为厂哐哐撞大墙的架势,陈凡还以为他会在企业系统里面走到底。

或者就算要转行政,也是多少年以后的事。

却没想到,这才短短两年,就直接换赛道啦?

杨康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指了指锅子,「吃。我提前订了菜,已经炖了两个钟头,正是软烂的时候。」

他先夹了一块鸡肉到碗里,稍微凉了凉,便边吹边吃。

吃了两块鸡子,喝了几口酒,他才哈出一口长气,满脸惆怅地说道,「春节前,领导找到我的时候,我也考虑了很久。」

他说着放下筷子,转头看着陈凡,笑道,「云汽厂是怎麽办起来丶又是怎麽一步步壮大的,只有我们最清楚。当时我还在机械厂,刚刚恢复工作,一边忙着恢复生产丶一边想着为机械厂谋发展。

那时候忽然收到消息,说是找到了老兄弟陈工的儿子,我赶紧去找你,……哈哈哈,本来我还想照顾照顾你,结果没想到,是你给了我丶给了机械厂一个丶不,应该是无数个天大的惊喜。」

陈凡笑了笑,默默喝酒吃菜,没有说话。

现在人家正是抒发情绪的时候,让他说就完了,别打岔。

杨康年不时吃口菜丶端起酒杯喝一口,絮絮叨叨说了老半天,最后哈出一口长气,顿了两三秒,才感慨地说道,「云汽厂在我手里,估计就是这个样子了。完成所有的厂区建设丶建成新的生产线,然后满负荷生产,保质保量丶为云湖牌汽车争光。」

随后看向陈凡,脸色满是严肃,「如果可以,我能在云汽厂一直干下去,直到退休,甚至还能接受返聘,继续为云汽厂发光发热。

可就在这个时候,组织找我谈话,给了我另一个机会。让我在五十岁的时候,还能够再拼一把的机会。

我考虑了三天,没和任何人商量,最后决定接受这个机会,离开工厂,调任地方,看看能不能再做一番事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