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90章 百分之二(1 / 2)

加入书签

第890章 百分之二

叶语风是4月3号中午到的云湖,杨康年却比她还晚了半天,直到这天晚上才到。

相比陈凡,差不多晚了两天。

之所以会这麽迟,是因为杨康年把自己修改过的工业发展计划,和陈凡提的两个建议,整理成报告一起拿到省里领导面前做了汇报。

省里又连轴转丶开了十几个小时的会议,期间往上往下打了几十个电话,最终同意了杨康年的提案。

工业改革和菜篮子工程都好说,几乎是刚看到方案,领导们就集体同意,并表示要杨康年做好执行统计工作,以便为下一步的推广做准备。

为难的是陈凡提出的「云湖影视城」项目。

首先,电影属于是宣传系统的重要阵地,一直以来,都是严格实行公家主导,相对于其他行业,开放得比较晚,直到1994年以后,才允许民营资本进入。

而且在开放民间和外国资本进入该行业的同时,却又制定了对电影剧本和拍摄成片的审查制度,然后依然坚持统一由中影发行这个唯一的发行埠,进一步将风险卡死,直到后来才将发行权放开,可见上级对这一行业的重视。

虽说这个影视城项目只是提供拍摄场地,更多的还是偏向于旅游行业,却也不能马虎大意。

以云湖领导们的一贯作风,如果这个项目是别人提出来的,哪怕杨康年坚定支持,领导也会毫不客气地给他打回去。

要立功,有「菜篮子工程」和「工厂产业化」两个项目还不够吗?

以这两个项目的含金量,随随便便把其中一个做好,就足够他杨康年吃一辈子,何必非要冒险,去做什麽影视城呢?

可偏偏提出这个项目的人是陈凡。

陈副主席自己的身份和背景就不提了,只朝桌上的电话机看一看,江南省还欠着人家老舅好几百万美元的设备款呢。

这个项目的外方投资人便是周正东的女儿,周正东自己则是能直通西苑的美国知名华商,在海外具有极高的影响力,而且以他们公司的业务情况去看,这个影响力还在稳步提升,正是统战线最核心的统战对象。

如果没有极具说服力的理由,随随便便就砍掉陈副主席提出的项目,恐怕到哪里都说不过去。

至少也要真的「努力过」,上级不同意,在那位周老板面前才能交代得过去。

就是为了这个项目,省里才会开了这麽长时间的会,还给上上下下的人打电话。

给下面打是为了了解情况丶给上面打自然是为了请示报告。

最终的结果是,「可以试一试,但要注意股份比例」。

也不知道这句话是哪位传出来的,反正在杨康年这里,算是拿到了「尚方宝剑」。

得到领导的支持之后,杨康年才在第一时间赶回云湖,准备着手实行这三大计划。

在叶语风和杨康年抵达云湖之前,陈凡自己也没闲着。

他开着小小的吉普车,围绕偌大的云湖来了一次环湖之旅,对这个地方的了解又加深了几分。

云湖很大,呈一条狭长的不规则弧形,一端连着长江,另一端……嗯,也连着长江的一条支脉。

连着长江的这一段在西边,在长江与云湖之间,便是云湖市区,所以紧挨着云湖市的湖区并不多。

鉴于云湖市悠久的历史和长江重镇的地位,这里在古代的某段时间也曾经阔气过。

就比如扬州的有钱人爱去瘦西湖建湖景园林别墅一样,云湖西端这一块,最繁荣的时候,在湖区南北两岸,有两座自发形成的集镇,以及数百座湖景房。

陈凡重点看的就是这些位置。

经过这麽多年的风风雨雨,两座集镇早已破败不堪,只剩北边一条名叫曾家埠的老街还算完整,其他的湖景房,大部分毁于战火,极少数剩下完好的也被用作各种单位的驻所,别说腾挪起来比较麻烦,就算真能腾出来,陈凡也看不上了。

他看上的,便是那条弯弯曲曲丶大约两百多米长丶还有几十座老房子,具有显着明清和民国风格的曾家埠老街。

距离这条老街不到两公里远的地方,便是《云湖恋》的取景地。

以这条老街为基础,只需要略作修饰,这里便能打造出一座「清末·民国街」。

然后圈下北边几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云湖影视城就有了扩展的空间。

云湖北边的那片地方,约三分之一是相对比较平坦的「平原」,其馀部分则是高度在一百多到三百米的丘陵地带,这种地形也非常容易进行改造。

什麽「草原」丶「森林」丶「悬崖」丶「沟壑」等等,都能轻易拍摄出来。

而且曾家埠老街紧邻云湖,有个小小的码头,这里稍微改造一下,就可以拍摄水上战场戏。

云湖虽然没有长江长,却比长江宽多了,在这里拍摄水战戏,绝对不比三国城的太湖差。

若是能将这个项目推进到位,完全可以集横店影视城丶无锡三国城丶象山影视城等取景地的优点为一体,除非是镇北堡这样的特殊地形,否则足够为剧组提供水陆俱全的外景一条龙服务。

其实,怎麽说呢。

像云湖这样的地理环境,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尤其是南方地区,哪个市还没有几座山头丶几个大湖泊?

所以要找出具有多种地貌特徵的地方丶建一座影视城,真的很简单。

难的是「机会」。

横店抓住了谢晋导演拍摄《鸦片战争》的机会,用三个月建了一条广州街,才能够进入影视拍摄这个行业,然后在这个行业深耕,最终成为「东方好莱坞」。

陈凡当年去横店旅游的时候,就跟同伴吐槽过,那地方还不如自己老家云湖的景色好呢,山没多高,树也不粗,拍野外戏的时候看着就很尬。

同伴也表示,自己老家的景色也不比这里差,但谁让这里有座影视城呢。

回到这个时代之后,陈凡也曾考虑过,这辈子要是能在云湖建一座影视城,让其他地方的人也到云湖来看拍戏,也不枉费穿越了一回。

那时候他还只是卢家湾的一个小小兽医,没有被高桥英夫找上门,更没有认识周正东这个有钱的老舅。

他只是想着,等到了92年以后,自己应该有点钱了吧,然后在文艺领域多积累一点名望,到时候截了横店的胡,又或者自己投资,另开一部大戏,就在云湖拍,未尝不能复制横店的成功。

却没想到,成功比自己想像的来得更快了一些。

本来有钱之后还不够,还需要等一个好时机,如果没有当地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这种影视城项目,是绝对干不成的。

他都已经做好了打算,再等十几年,一定要等到90年代以后,再去做这件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