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95章 要不要票?(2 / 2)

加入书签

在这栋楼的旁边,是一座有六个门面宽的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便是陈凡给武厂长他们介绍过的吃饭和打开水的地方。

陈凡刚进门,便看见马佳佳和董正阳两人出来,不禁问道,「你们这是要出去?」

董正阳立刻指了指隔壁,笑道,「我们准备去吃午饭。您吃了吗,要不要一起?」

陈凡抬手一看时间,「呵,都十二点了。」

随即转身就往外走,「一起吧,正好有事找你。」

进了隔壁屋敞开的大门,里面已经有不少人在吃饭,见了陈凡都纷纷打招呼,全都是喊他「陈导」。

让陈凡忽然有种想吟诗的感觉。

挥挥手回应了一下,他直接冲进厨房,里面黄鹂正背着双手丶满脸严肃地检查工作。

没错,影视城的第一个食堂,已经被卢家湾顺利占领,领衔大厨正是卢家湾食堂的掌勺大厨黄鹂。

为了一炮打响,大队部领导忍痛割爱,特意将黄鹂派了过来,只留下她培训过的两个厨娘,可以说牺牲颇大。

一看见他进来,黄鹂瞬间变脸,兴冲冲地跑过去,「师父,想吃点啥?」

陈凡,「想吃龙肝凤胆。」

黄鹂,「……o(╯□╰)o」

看了一眼厨房里还剩的材料,陈凡说道,「弄个蒸三鲜丶江团锅子丶粉蒸肉,再舀一锅排骨粉藕汤,不要排骨,多盛点藕。」

黄鹂立刻点头,「好嘞,马上送上去。」

蒸三鲜是鱼糕丶粉丝和木耳,和粉蒸肉一样,都是在大蒸锅里热着的,端出来就能上菜,排骨粉藕汤炖了好大一锅,也是盛出来就能端过去。

需要现做的只有一道江团锅子,黄鹂二话不说,立刻戴上围裙,便指挥人烧锅杀鱼。

陈凡上到二楼,一间包厢里面,马佳佳和董正阳已经入座,不过两人都把主位留给了他,桌上还有一杯倒好的热茶。

他也没客气,直接坐过去,看着董正阳笑道,「行署还没把旅游公司总经理定下来?」

董正阳眼里闪过一丝异彩,顺势低头掏出烟,推出来一支递过去,又拿起打火机帮他点燃,这才笑道,「还没有呢。听说杨专员前天去了省里,就是为了敲定总经理的人选。」

陈凡抽了口烟,眉头微微皱起,「省里不是说了,这次的三个项目,都在云湖本地解决吗,怎麽杨专员还要去省里?难不成,这个总经理还要省里派人来不成?」

董正阳呵呵乾笑两声,「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可能杨专员和第一书记会有自己的考量吧。」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想争取一下这个总经理的位置,可是等批文下来,大家才发现,这个新成立的云湖旅游公司,竟然定的是副厅级单位,这个总经理的位置自然也是副厅。

如此一来,就跟他没关系了。

只是当他从第一书记那里听到杨专员的意向人选时,心里感觉异常惊讶,然后得知这位「候选人」自己还不知道,他就更惊讶了。

自己梦寐以求的位置,别人却不一定看得上,你说气不气人?!

可真要是让这个人来做总经理,他却一点也不生气。

现在就看杨专员和第一书记,到底有没有办法,把这个人争取过来,说不得自己也能狐假虎威,跟着抖一把。

可惜陈凡没有刷出读心术的技能,猜不到他的心思,见他也不知道总经理的人选,便不再多想。

反正不管是谁来,都只能配合自己的安排工作,想要擅自加戏,那是不可能的。

喝了口茶,陈凡便将话题转到正事上,说道,「之前我计划在影视城内所有的商铺都要正常营业,这个已经得到行署的批覆,可以执行。

只不过,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

听到这话,马佳佳和董正阳竟然都从兜里摸出一个小本子,准备做记录。

陈凡嘴角微抽,忍不住看了一眼马佳佳。

董正阳这样也就算了,你个从美国来的,也会这一套?

不过他也没有多说,等他们准备好,便继续说道,「就是票证的问题。影视城内的商店经营,我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和外面一样,需要票证,商品的供应丶定价都和外部保持一致,但是这样的话,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的部门与供销社进行对接。」

董正阳点点头,在本子上飞快记录。

马佳佳听见是这个事,似乎与自己关系不大,便只是记了几个重点词。

这时几个服务员端着托盘进来,给他们上菜。

中午就不喝酒了,上了一大桶米饭,董正阳忙着记录,马佳佳便拿了个饭碗,盛了一碗饭,放在陈凡面前。

陈凡现在也习惯了,之前叶语风在这里的时候也是这样,马佳佳刚来这里,还是这样,那就这样吧。

他对着马佳佳笑了笑,算是表示谢谢,随后继续说道,「第二个方案,就是不要票证。」

听到这话,马佳佳还没什麽反应,董正阳却瞬间抬起头来。

虽然他没说话,可是意思很明显。

不要票证?

您没开玩笑吧?

陈凡笑了笑,说道,「我让人做过统计,影视城里商铺中售卖的东西,生产队基本上都能提供。其实无非就是米丶油丶茶丶酒这些,再就是一些手工艺品。

古代嘛,也不可能有什麽太好的工业品,所以绝大部分的工业品都不需要,仅有的一些,比如布料丶陶器,卢家湾工业园就有生产。

作为集体企业,他们的产品并没有纳入到商业局的计划体系里面来,自然也不需要票证。

所以,把他们的产品拿到这里来售卖,自然也可以不用票证。

我听说,上面也在研究逐步取消票证的可能性。就比如的确良,因为后来产量增加很多,足以满足市场需求,就取消了的确良票。

如果可以的话,这一次不妨就以影视城的商铺作为实验点,尝试一下不用票证进行商业活动,看看是什麽效果。」

听到这里,董正阳也明白了,陈凡虽然提供了两个意见,可他的个人倾向,应该是第二个,不要票证。

可是,如果不要票证,所有人都来买怎麽办?

就在他准备发问的时候,陈凡又继续说道,「由于不要票证,一些商品的定价上,可能就要有一些程度的浮动。至于浮动的比例,可以请商业局提供指导。」

说完之后,陈凡摁灭菸头,端起饭碗,夹了一块粉藕,说道,「就这麽多吧。回头你跟杨专员汇报一下,请他尽快批覆。现在先吃饭。」

话音落下,他狠狠咬了一块藕,心里却想着,本来只是想着趁杨康年履新,提前把影视城给弄出来,却没想到,里面牵扯的东西太多,不经意间,就能跟一些改革痛点扯上关系。

票证这东西,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到现在已经陪伴了老百姓二十多年,要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才会逐步取消。

而最先取消的,则是棉布票。

从1983年开始,我国纺织品产量暴增,于是上面决定全面取消布票,对棉布实行敞开供应。

距离现在还有三年呢。

可是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进行,许多地方都成立了集体企业,这类企业很多都游离于计划体系之外,凭自己的本事找原材料丶生产产品丶找销路,成了改开后最早进行「市场竞争」的企业。

而这类企业的产品,绝大部分都不需要票证。

所以要说陈凡犯了多大的忌讳,也不至于。

顶多就是将一些台面以下的东西,直接拿到了台面上。

接下来,就看杨康年会选哪一种方案。

以陈凡对他的了解,极有可能是第二种,不要票证。

要是他能再聪明一些,或许还能以此为契机,切入到农村改革的试点上来,为下一步的改革工作做准备。

如果选了第一种怎麽办?

咳咳,陈凡会劝他选第二种。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