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号令百业(1 / 2)
第691章 号令百业
第十年的某天,周异从外地出差返航。
坐在黑夫的光核内,他回想着这个月的一幕幕。
这第二个五年计划分成两大部分。
一是建立公司自己的学校,通过教育体系让公司具有自我供血和培养新人的能力,目前初步达成。
二就是走出去,让公司和其他各地区丶各组织集团进行充分交流,学习外界优点,并且通过讨论产生更多的想法。
作为公司董事长,周异也坚持每年至少外出考察学习一趟。
去年是天国。
从老牌帝国那,周异学到了对多种族居民混居的管理协调办法,以及管理流动人口的流程。这些不会以任何形式进行公示,是数据层面里无法看到的内功。
今年他选择了霸公的百校高原。
百校高原以教育产业而闻名,那里虽然没有达到一百所学校,但到周异访问为止也共有83所各种院校。
这些院校涵盖了几乎所有常见职业培训,农夫丶牧民丶石匠丶铁匠丶木工丶陶工丶机械师丶士兵丶裁缝丶理发丶修补匠……
当地院校按数字排序命名,从第一技术学院到第八十三技术学院,朴实简单,授学时长从六个月到一年不等,讲究实用快速。
完全是培训机构群的运作方式。
霸公也坦言:「周先生,这些也是从旧人类的教育体系中获得的灵感。」
「高级学校对于地方要求太高。不仅需要大量的光种投入,还得有大量各式高精度设备,以及最难的高质量老师,入学门槛高,学费也贵,和普通人没什麽关系。」
「百校高原都没有。」
「所以我们走另一条路线,注重实用性,让来求学的人迅速掌握一门手艺,然后靠这个手艺谋生。」
「虽然学费利润不高,但还算平稳,培训费贵了,大多人也支付不起。这麽多年学校数量一扩再扩,也是因为有着很多人的谋生需求在。」
「搞教育产业,谁不想要做大做强呢?实在是实力不允许,做这一行越久,越是感觉到无奈,因为高端教育早已被五大中心城市垄断。」
「直到贵公司横空出世,才打破了此前几十年的格局。只有废土开发公司这种体量丶资源和声望,才能做精英化高等教育,我们这边不过是教点混口饭吃的手艺。」
周异摆手:「别说这种话。谋生和深造都很重要,我们公司以前也是一样,先解决生存问题,才能有考虑更进一步的机会。」
「你们这边83所学院,光是学生就有11000人,已经相当了不得了。管理起来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很厉害。」
周异比出大拇指:「所以我才过来取经和学习嘛。」
霸公哈哈大笑:「周先生太客气了。」
它是一名猎脊者,和猎海为同族,不过生命等级很早就是A,属天行者之列。
与霸公接触下来,让周异真切意识到,对方能一手奴隶制的机车城,一手教育产业化的百校高原,两条腿都走的很稳,确有独到本事。
难怪一向心高气傲的灭顶公,过去也对霸公评价很高。
它躯体巨大,却思维敏捷,不拘小节,豪迈大气中又兼顾非常清醒的头脑。
周异说什麽,霸公能立即跟上思维,而藉此而发散表达自己的想法,继而又能给周异带来新的启示。两人光是互相讨论,各种奇思妙想不断碰撞中产生。
虽然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图一乐的口嗨,很难真正落地,不过光是这样一个过程,就足够享受和愉快的了。
花了一周时间,周异和副校长孙重来丶教导主任年糕丶化学老师梁星四人分头行动,考察了22所学院,旁听讲课,在院校里体验了学生的一天。
整个过程给他的最大感觉,就是百校高原的确主打一个量大管饱。
这边教师水平良莠不齐,但每天雷打不动,上午三节课,下午三节课。晚上则是学生手艺被老师验收的时刻,相当于交作业,一整天时长拉满。
在校期间,学院对学生的管理非常严格,未经批准禁止离校,只能在工作间练习手艺,或者回到宿舍休息。
这种风格让周异想起大名鼎鼎的衡水模式。
简单粗暴却很有用。
如果学生能毕业,通常就业还是容易的。
毕竟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集镇。那些地方需要很多基础职业者,他们分散到东西大陆各地去谋生,混口饭吃还是没问题。
周异也在思考。
蘑菇林小学的教育模式,只适合公司内部。
绝大多数地方,更需要百校高原这样的技术学校,为普通居民提供覆盖面更大的职业教育。
因此这次周异和霸公敲定了一项合作。
公司注资300万光种,和百校高原合办「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该院校将沿用百校高原的既有成功经验,专注于对培养职业技术。
东方学院由百校高原既有的7家技术学院为班底,学制从过去的几个月到一年半,提升到了两年半至三年。
「我的想法是,咱们这些基础职业者,也需要一个进阶上升的通道。当前东西大陆,都没有这样的一个机制或者教育培养方式。」
周异对霸公说:「比如说最常见的农夫,我们目前只有普通农夫,还有有经验的资深农夫两类,不够直观和细化。机电生命就有职业能力评级体系,不过相关标准,是专门为机电生命而设立。」
「我们需要更大众化的标准,让大家能够理解丶信任高级职业能力者,高级职业能力者,也需要具有一个较高专业水平,以满足大家对于高质量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霸公心领神会:「也就是血肉生命独立的职业评级体系,通过我们的东方学院来推进?」
「对。」
周异道:「现在这个世界发展很快,行业和职业的细化细分会持续进行。法理阵线那边已经明确发布了战略转型公告,将会推动机电生命群体向着工业化丶规模化丶高精端三个方向转型,而不再是过去和人类丶光纳种交叉竞争岗位的模式……」
这个大战略被称之为【三项升级】。
法理那边很早就和周异单独对话,商谈过相关事宜。
机电生命的优势,就是高效和精准。
过去因能源昂贵导致城市无力负担机电生命们的硬性开销,所以只能让机电生命们自己谋生,属于机电生命特有的市场经济模式。
但今时不同往日。
法理阵线和公司联手之后,先是装配浮游心脏,让能源成本大幅降低。
对数量众多的机电生命失业者和贫困者来说,这几乎无异于给了它们续命的机会。
加入火星和月球开发,法理阵线更是拿到了足够廉价的充裕能量源。这些能源来自于圜流,来自于地幔菌收集到的宇宙射线,对于机电生命当前来说,近乎于无穷无尽。
客观条件已满足机电生命群体的转型。
法理阵线很早就在规划和模拟,将过去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完全扭转为计划经济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