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国内番外5:大豆定价权,决战国际四(2 / 2)
就在这时,一则重磅消息从北京传出:
中储粮启动大豆储备投放,首批 50万吨大豆以每吨 2100元的价格向市场供应。
「中储粮放储备了?」
王建国刚付完预付款,看到消息愣了神。
他赶紧打电话给仓库:「那批刚订的大豆,能不能先推迟交货?」
可市场上的抢购潮并没有立刻停下。
有企业老板嘀咕:「中储粮那点储备顶不了多久,国际粮商说了,今年肯定减产,还是得多囤点才放心。」
于是,一边是中储粮每周稳定投放 50万吨储备大豆,价格始终维持在 2100-2200元区间;
另一边,仍有不少企业抱着「越涨越买」的心态,继续从国际市场高价采购。
半个月后,怪事出现了。
中储粮的储备仿佛取之不尽,投放了 300万吨后,依旧源源不断地有大豆投放入市场。
这三年,他们可是囤了不少,足够应付国内2年的大豆需求。
而那些抢着囤货的企业开始犯愁:
租的货场到期了,续租要加钱……
大豆堆在露天,怕下雨受潮……
手里压了上千万资金在原料上,企业现金流开始吃紧……
他们苦逼了!
欲哭无泪!
「粮哥,你这是有多少储备啊?」
而那些没抢多少大豆的企业,开始安心下来。
「不买了不买了,先消化库存再说。」
而大连交易市场,则一片哀嚎。
大豆的价格从 2600元高位回落,一路跌至 2150元。
「怎麽回事?中储粮真有那麽多货?」
「草泥马,我买了很多多单啊。!」
「我要亏死了艹!」
「啊啊啊啊~~~」
有人慌了神,开始平掉多单。
接下来的几天,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货陷入拉锯战。
国际市场传来的「减产」消息不断刺激多头,推动价格反弹;
而中储粮持续稳定的储备投放,又给空头注入信心,压制着价格上涨。
12月份,中储粮一次性投放 80万吨储备大豆,价格定在 2000元/吨,很多期货都爆仓了。
此外,
中储粮发布了公告:
「中央储备大豆库存总量充足,完全可满足国内长期消费需求。市场可控,无需恐慌。」
「中储粮作为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有决心丶有能力丶有资源确保国内大豆市场平稳运行,任何外部波动都无法撼动我国粮食供应的坚实根基!」
「特此公告!」
行动丶公告一出,
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主力合约应声大跌。
交易大厅里,很多做多的老板,直接绝望了。
亏惨了这次!
不是?
什麽时候,粮哥那麽牛逼的?
我服了!
我再也不投机了!
……
……
而此时,
美国那边呢?
不可能因为东大这边的行为,而产生任何波动,因为东大的产量实在太少了。
此时,期货市场的大豆价格,已经从 8月的 540美分/蒲式耳(折合 2100人民币/吨),一路狂飙至12月份的 1060美分/蒲式耳( 4400人民币/吨)。
涨幅近 100%。
而关祖看到东大那边已经搞定了,赶紧让李杰丶吉米仔他们撤离。
最后赚了30亿美金。
赶紧跑路。
不对,下一个做空,我还来!
吃两遍!
桀桀桀~~~
……
……
2003年 12月 15日,
还是芝加哥,
还是嘉吉集团总部。
窗外密西根湖的波光显得格外刺眼。
长桌旁,四大粮商的核心代表再次聚首,却没了 7月那次密谋时的意气风发。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他们脸上挂着难以掩饰的烦躁,还有困惑!
「为什麽,那个什麽中储粮,为什麽会有那麽多大豆?!」
「我们查过东大农业部的数据,他们 2002年大豆总产量才 1600多万吨,这两年进口量虽然涨了,但按理说不可能有这麽多储备。他们难道是提前知道我们的计划,偷偷囤了三年货?」
「他们还把价格钉死在 2000元/吨,这直接把东大市场的价格涨势摁死了!」
「我们花了五个月时间,在 CBOT把价格从 540美分炒到 1060美分,涨幅快 100%!原本以为东大企业会像疯了一样抢着签长期高价合约,结果呢?他们根本不买帐!」
「问题就出在中储粮的储备上!」
「我们在 CBOT炒得再凶,东大市场根本不受影响——他们的产量是少,但储备把缺口填上了!」
一个个迷茫之馀,还有不爽。
他们就像是在舞台上努力表演的小丑。
「不管怎麽样,我们的计划已经失败了。」
「东大没有像阿根廷丶巴西那样被我们牵着鼻子走,反而用储备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嘉吉集团总裁给事情定了性。
「再耗下去,损失的只会是我们。」
「所以,这事,到此为止……」
密西根湖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4个人的脸上。
「真是可恶的东大人!」
「是啊!」
「太狡猾了!」
「真是天生邪恶的***!」
……
很快,半个月后,
美国农业部突然「变脸」,发布修正报告,称前期对大豆产量的预估出现严重偏差,实际情况是美国大豆不仅未减产,反而因后期天气改善实现了增产,且南美洲大豆主产国巴西丶阿根廷等也迎来丰收。
全世界:「…………」
敲尼玛!
而此时,关祖已经让李杰丶小富丶吉米仔等人,迅速做空大豆期货。
其他国际期货炒家争前恐后冲进去。
大豆价格应声暴跌。
短短2个月内,CBOT大豆期货价格从每吨 4400元的高点腰斩至每吨 2200元左右,回归到价格暴涨前的水平。
等国际各农业机构复盘的时候,却多了一个未解之谜————四大粮商+美国农业局,在搞什麽?
到底是什麽阴谋?
想来想去,愣是没想到原因。
「四大粮商肯定是在搞什麽阴谋,结果我们都没发现……」
「他们真是恐怖如斯啊……」
全球猜测纷纷。
四大粮商:「emmm……」
……
……
2004年3月份,
一条消息,传遍全球。
东大和巴西,签订了长达10年的大豆收购协议,明确约定每年东大从巴西采购的大豆数量不低于 1000万吨。
国际农产品市场,直接大地震!
而四大粮商(ADM丶邦吉丶嘉吉丶路易达孚),消息传到他们耳中时候,直接气得吐血!
一方面,东大获得了稳定且规模化的大豆供应来源,不再受限于四大粮商掌控的贸易渠道;
另一方面,有了东大这个市场,巴西农户与本土贸易商更愿意直接与东大合作。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双方好处多多!
巴西农民爽了————麻痹的,终于不用被四大粮商坑害了!
东大爽了————娘希匹的,有这10年缓冲,我绝对够时间建立起健全的大豆上下游产业链了。
而四大粮商呢?
不但失去了掌控东大大豆定价权,更失去了巴西大豆生产地的掌控。
还顺带失去了世界大豆定价权!
吐血!
「真是可恶的东大啊!」
「这也在你的计划之中吗?啊啊啊啊~~~~!」
……
……
有了大豆定价权事件,
国内更加重视关祖的那份内参。
于是,国内提前布局其他粮食储备,而汽车丶电子等产业,加大了技术研发的补贴,免得那些企业为了扩张而加速与国外合作,反而忘记了自身技术的积累,最后被国外资本控制。
————————
ps:今天就这一更了。(问一下,主角要不要换一个身份,变成共和党人,在幕后搞风搞雨?觉得幕后流更加合适一点。)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