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2章 第一位满贯导演(2 / 2)

加入书签

曹阳看到了第二个奖颁发的是最佳女主角时,就有所预感了,直到迈克李执导的电影《无忧无虑》拿到影后,才发觉迪特可能又要炒作了。

影帝被曹阳执导的《情系海边之城》获得。

影后被迈克李执导的《无忧无虑》获得。

看起来没有太多联系。

但曹阳跟迈克李认识啊,也很清楚迈克李想要什麽,两人都算是欧洲文艺圈那个最顶级小圈子里的导演。

曹阳有威尼斯金狮和复纳金棕榈。

巧了,迈克李也有威尼斯金狮和夏纳金棕榈。

两人距离大满贯,都确实一个柏林金熊。

不同的是,虽然迈克李也拿到过奥斯卡两次最佳导演提名,三次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提名,但是,最后都与奖项失之交臂。

而曹阳既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导演,也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

最重要的是,迈克李算是纯粹的文艺片导演,他的电影并不卖座,以至于他在好莱坞或者说世界上虽然也有不小的影响力,但跟曹阳没有可比性。

但这不是重点,至少对柏林电影节主席迪特来说,不是重点。

重点是,两个在欧洲获奖无数的被称为「大师」的导演,还是两个都只差柏林金熊就能大满贯的导演,执导的电影分别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影帝和影后。

这种事只要媒体稍微提一下背景,那就是能炒作的大新闻好不好。

当然,这是迪特一开始的想法,他确实想要利用曹阳和迈克李这两位「同病相怜」的竞争对手,来炒作柏林电影节。

可是,曹阳在电影节开幕上的话,让迪特想要炒作之馀,还要好好考虑一下怎麽样才能不反噬,怎麽样才能让曹阳满意。

毕竟,如果说在欧洲文艺圈,迈克李凭藉「老白男」的身份加成,还能跟曹阳有着差不多的地位的话,那麽在好莱坞或者说全世界,影响力就差的有点远了。

还是那句话,迪特能拿捏混文艺圈的迈克李,但却没办法拿捏全面发展的曹阳。

第三个奖项颁发的是最佳编剧。

当颁奖嘉宾念出了「《左右》,王晓帅」后,王晓帅以及剧组的几个人全都激动的站了起来。

王晓帅不仅是《左右》的导演,还是这部电影的编剧。

这部电影的内容说起来也不复杂。

一对夫妻离婚了,他们有个女儿跟着妈妈,之后两人各自组建了新家庭,没想到女儿得了白血病,前夫和前妻为了挽救女儿,决定再要个孩子。

人工授精失败,他们只能采取传统的受孕方式。

这牵扯到了两个重组的家庭了,四人都经受巨大考验,左右为难。

其中还有不少的激情戏。

算是一部挖掘和探讨人性的电影。

对于两个家庭四个人来说,各自都面临着道德与不道德的选择。

救人是道德,为了救人而想要采用的方式,又是不道德的。

总之,有些拧巴。

王晓帅的获奖感言也很有意思,他说目前大环境使然,文艺片想要获得高票房有些困难,随后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

「当然,曹阳导演是个例外,他的电影,即使是文艺片,票房也不是其他导演能比的,我就是那个其他导演。」

说到这里,台下的嘉宾哈哈大笑,又若有所思,笑的有些无奈。

估计这些笑的无奈的,大都是些感同身受的导演吧。

接下来,上台的颁奖嘉宾是评委黛安-克鲁格,就是那个被指没有资格担任评委的德国漂亮女演员。

曹阳还以为她要颁发重要点的奖项呢,没想到她要颁发的是,最佳新人男女演员奖。

「获得第58届柏林电影节最佳新人演员奖的是,朱亿龙,《情系海边之城》。」

还没等下面的嘉宾鼓掌,黛安-克鲁格又接着道:「景田丶杨密,《情系海边之城》。」

景由不可置信的瞪大双眼,用手捂住嘴巴。

杨密不能置信的瞪大双眼,微张着嘴。

就连曹阳都有些惊讶。

朱亿龙能拿到这个不是常设的最佳新人演员奖还能说得过去,他加了入戏体验,演的非常自然,特别是看到冰箱里的冻鸡肉那段失控爆发,与之前的故作轻松形成鲜明对比。

不要说拿最佳新人男演员了,若是柏林电影节有最佳男配角这个奖的话,拿最佳男配角绝对没有任何人质疑。

可大甜甜与杨密是怎麽回事?

就那一点点戏份,居然也能拿到最佳新人演员了?

只能说,迪特为了让曹阳满意,也算是给足了面子。

柏林电影节今年本来没打算设最佳新人奖的,但是曹阳的那番话,让迪特只能想其他办法了。

于是,就把不常设的最佳新人演员奖拿了出来。

有时候,这样奖项是分为最佳新人男演员和最佳新人女演员的。

只不过,朱亿龙拿最佳新人男演员肯定没问题,关键是杨密和大甜甜拿最佳新人女演员肯定就会引起巨大争议。

迪特倒也有解决的办法,乾脆把朱亿龙跟杨密大甜甜绑定,不区分最佳新人男演员和女演员,

就叫最佳新人演员奖。

这一下三人并列拿奖,算是一个奖产生的三黄蛋,不算是两个奖项。

这也就避免被说成给了曹阳太多奖。

三人拿到最佳新人演员奖,算是意外之喜。

下面又颁发了评审团大奖,获奖的是战争纪录片《标准流程》,又是一部好莱坞电影,是曹阳合作过多次的索尼影业拍摄的。

接下来登台的颁奖嘉宾,是评审团主席科斯塔-加夫拉斯,评审团主席若是作为颁奖嘉宾的话,一般都会颁发最高奖金熊奖的。

所以,当科斯塔-加夫拉斯宣布要颁发的是金熊时,台下的嘉宾和观众就开始交头接耳起来,

一时会场有些嘈杂。

这其实不怪他们。

因为最佳导演还没颁发,怎麽就开始颁发最高奖金熊了呢?

以至于当科斯塔-加夫拉斯宣布金熊的获得者是巴西电影《精锐部队》时,现场并没有马上给与掌声。

这部电影是反映警察与毒贩的故事,说是真实事件改编,算是一部标准的禁毒片吧。

嗯,目前来说,禁毒算是欧洲的政治正确。

还没像后来那麽魔幻。

只不过,先颁发金熊,让很多人都非常疑惑,以至于电影的导演和主场登台,给与的关注和掌声并不热烈。

等他们全都下台,上台的居然是柏林电影节主席迪特-考斯里克。

等他宣布自己要颁发的是今晚的最后一个奖项,是最佳导演后,台下再一次响起了议论声。

并且声音还不小。

什麽时候,最佳导演需要电影节主席亲自颁发了?

什麽时候,最佳导演排在柏林电影节最高奖金熊之后了?

众人都是一头雾水,这绝对属于不正常的一届电影节啊。

柏林电影节想搞什麽?

没有人不为此感到惊讶。

大家都不知道迪特-考斯里克发什麽疯。

直到迪特-考斯里克说:「今晚的最佳导演之所以最后才颁发,是因为一个特殊情况,因为拿到这个奖项后,我们的历史上,就会产生第一位获得欧洲三大最佳导演大满贯的导演!」

众人不自觉的看向了曹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