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小兵传奇》vs《狂神》?《蜀山传》vs《误杀瞒天记》(1 / 2)
第432章 《小兵传奇》vs《狂神》?《蜀山传》vs《误杀瞒天记》?
京城。
三少不时刷新《国术演义》的网页,想看看今晚中原一点灰会不会开单章推荐自己的《狂神》?
结果,刷着刷着,没看见单章,却看见《国术演义》更新了一章正文。
他有点意外。
之后继续不时刷新《国术演义》的网页,想着既然更新了正文,也许一会儿就会再发一篇单章,推荐自己的新书。
只是,他刷新了十几分钟,也没见什麽单章。
什麽情况?
中原一点灰晃点我了?
又或者是今晚不给我推荐,要等到明天或者后天?
他拿起手机,想问一下具体的时间。
又有点犹豫,毕竟他和中原一点灰并无什麽私交,有点担心自己这麽追问,会让中原一点灰反感。
心中纷乱的他,无意识将《国术演义》的书页拉到了下方的书评区。
看见了一些新鲜出炉的书评中,出现了《狂神》二字。
一眼望去,至少有十几个帖子在讨论自己的《狂神》。
中原一点灰已经在作品里推荐我这本书了?
他在哪儿推荐的?
他开单章了?
三少有些惊喜地再次刷新网页,看向《国术演义》的最新更新章节,却仍然是刚才发表的那章正文。
并没有新的荐书单章。
他皱眉想了一会,点开了最新的正文章节,将章节页面拉到了最下方,果然看见荐书信息。
(推荐另一本不错的新书《狂神》,这本书的质量不错,作者更新的速度也挺快,应该不会让大家失望,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三少:「???」
只是在章节末尾推荐了一下?
为什麽给《小兵传奇》开单章推荐?轮到我,只在章节末尾这麽推荐了一下?
他心里很失望。
但对中原一点灰又恨不起来,因为他清楚自己和对方并没有私交,对方身为业界第一大神,能给面子在章节末尾推荐一下,已经算很平易见人了。
只是—
中原一点灰给《小兵传奇》开单章推荐,却只给自己的《狂神》在章节末尾提了一下,还是让他有些失望。
皱眉想了一会,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一口心里的闷气,退出起点,打开存稿,又打开大纲,配酿了一会,就开始凝神码字。
他打字的速度超快。
用的是五笔输入法。
这年头,五笔输入法是很多职业写手惯用的输入法,以速度飞快而着名。
很多人刚接触电脑的时候,就死记硬背五笔字根,熟练之后,就瞧不上其它输入法了。
原时空,曹胜看过几次五笔字根,每次都觉得头大,可能是因为高中学文科,死记硬背了太多东西的后遗症,高中毕业后,他对所有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都很抗拒。
因此,他零几年学会上网的时候,一开始用的就是全拼输入法。
有些人觉得全拼输入法,不好用,因为有些字的拼音,记不清,所以有些字打不出来。
但曹胜觉得没难度,他从小拼音就学的很扎实,只要是他认识的汉字,他几乎都能准确地敲出拼音。
因此,他用的一直是拼音输入。
也是因此,他码字的速度总是快不到哪儿去。
一个小时码出两三千字,基本上就是他的极限了。
但对三少来说,现在已经能做到一个小时码出七八千字,并且很轻松。
这其实不仅仅是手速的问题。
更多的是输入法的效率问题同样一个汉字,用五笔可能两三下就敲出来了,但用拼音的话,可能要四五下,甚至五六下才能敲出来。
这不,电脑前的三少,明明打过的字数,远远不如身为重生者的曹胜,他敲击键盘的速度,看上去也不比曹胜快,但他文档中文字跳入的速度,却远远超过曹胜。
半个小时不到,他一章就写完了。
写完后,他根本就不需要休息,因为才码了半个小时不到,他一点都不累,跟着就开始码第二章,速度依然飞快。
此时,他心里着一口气。
很想凭着手速,把同为新书的《小兵传奇》一直踩在脚下。
他想用这种方式来证明:中原一点灰给《小兵传奇》开单章推荐,而只给自己的《狂神》在章节末尾提一下,是错的!自己的《狂神》,一点都不比《小兵传奇》差。
另一座城市。
炫雨也在认真码字。
他码字的速度确实远不如三少。
但他思路很顺,毕竟,这本《小兵传奇》,是根据他之前的两本作品《星际浪子》和《星空》
改编而来。
任何一个人,同一个故事,写第三遍的时候,思路都会很顺。
书中一个个角色,在他心里,早就栩栩如生,偶有几个全新设定的人物,在大部分角色都栩栩如生的情况下,也很容易塑造得鲜活丶生动。
正在码字的炫雨,嘴角含笑,心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自信。
对这本新书,他已经不再怀疑是否精彩。
因为他相信中原一点灰的眼光,如果这本书不够精彩好看,中原一点灰会主动开单章推荐这本书吗?
他现在只想好好写,不让中原一点灰失望。
对得起中原一点灰的单章推荐。
他不知道京城的三少,着一口气,想把他这本新书一直踩在脚下。
但他心里也已经有了一个小目标一一冲上新书榜榜首。
他认为既然中原一点灰觉得自己这本新书写得很好,那就应该有资格冲上起点的新书榜榜首。
徽州。
曹胜给三少的《狂神》推荐完,就没再关注《狂神》和《小兵传奇》,他趁着今晚休息,正在浏览网上的新闻。
想对近期的国内外一些新闻,有所了解。
这是他对外界了解的一种主要方式。
也是他身为职业写手,了解时事丶了解潮流,积累写作素材的一种习惯。
他从很早以前就认为,一个写手,想跟得上时代,确保自己写的东西,能和读者产生共鸣,
那·多看新闻丶多关注外界,是很必要的。
否则,自己和读者们长期接触到的信息不一致,渐渐地,必然会难以揣摩读者们的心理,思想上的差异会越来越大,写出来的东西,自然就难以让读者产生共鸣。
他认为这是必然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