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2章 落日馀晖(2 / 2)

加入书签

午夜时分,虞军帅营灯火通明。

「侯爷,战争强度太大,武器弹药消耗非常大。

现在火炮只能间歇使用,无法继续对敌人火力压制。

士兵手中的火铳,许多也临近使用极限,光今天就出现七起炸膛事故。

白天的战斗非常惨烈,敌军两度攻入营中,全靠将士们用命才把敌人赶了回去。

战争进行到现在,各镇的伤亡,均已超过三成。

按照现在的战争强度,最多再坚持两三天,营地就会有失守的风险。」

谢智渊神色凝重的说道。

尽管勤王大军事先做了充足准备,大家还是低估了高强度战斗中,弹药的消耗量。

原本预计能够打完勤王战争的弹药,仅仅二十天就消耗殆尽。

勤王大军的战斗力强,那是强在对火器的运用上。

最⊥新⊥小⊥说⊥在⊥⊥⊥首⊥发!

一旦手中的武器成为了烧火棍,大家的战斗力和普通虞军精锐相比,并没有多少区别。

除了弹药临近枯竭外,士卒的伤亡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在过去的战斗中,虞军阵亡士卒超过五千,还有七千伤员丶一千病号。

为了弥补兵力损失,负责运输粮草的民夫,也被临时编入了军中。

不过这些人,暂时还是样子货,战斗力低的可怜。

简单的排枪射击可以,提枪和敌军正面拼杀,很容易崩溃。

「我们的伤亡惨重,敌军的损失更大。

从战争爆发到现在,我们最少击杀了七万敌军。

让大家再坚持一下,援军要不了几天就会抵达。」

舞阳侯强作镇定的说道。

击杀七万敌军不假,不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都是炮灰,北虏的伤亡也就两万出头。

见到鞑靼带来的仆从军后,鬼方人也跟着学样,不断从附近搜罗壮丁充当炮灰。

每次发起进攻,都是用炮灰打头,以消耗守军的弹药。

从结果上来看,敌军的谋划是成功的。

在消耗大量的炮灰部队后,让守军的弹药库存急剧下降。

「侯爷,军中的士气低迷,怕是无法长期坚守。」

任启辰一脸忐忑的说道。

再精锐的部队,伤亡一旦超过三成,军心士气必然受到影响。

能够承受这麽惨重的伤亡,还不崩溃的部队,整个大虞朝都找不出来几支。

「无法长期坚守,那也要想办法坚守。

外面的情况,你们都是清楚的。

就算是现在下令突围,我们也跑不出去多人。

何况军中还有大量的伤员和病人,总不能把他们丢给敌人吧!」

舞阳侯神色凝重的说道。

从江南带过来的这些兵,可都是他精心打造出来的精锐。

一旦抛弃这些士卒,搞不好就会为北虏所用。

一增一减之下,造成的恶劣影响,绝不仅仅只是损失八千士卒那麽简单。

哪怕北虏脑子不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单纯的屠杀了伤员,也会对军心士气带来毁灭性打击。

何况这些伤员中,不乏勋贵子弟。

如果这些人死在战场上,将军马上死,本来就是武将的宿命。

大家顶多心里有意见,却不会说什麽。

倘若是被主帅抛弃而死,那就和身后的勋贵家族,结下了血仇。

即便是带着部队突围成功,也会被搞的声名狼藉。

往后无论是从政,还是继续带兵,都不会有勋贵子弟跟着他混。

如果突围失败,那麽后果还会更加严重。

历史上那麽多武将兵败身死,并不是他们没有机会跑回去,而是不能活着回去。

前半辈子积累下来的名望,全部损失殆尽不说,还会增加一大堆的仇人,再加上文官们的污蔑攻奸。

纵使依靠外戚的身份,暂时逃过一劫,未来也会被清算。

局势发展到现在这一步,除了固守待援外,舞阳侯其实已经没有别的选择。

见舞阳侯立场坚定,众人默契的没有提「突围」。

高层将领需要考虑政治,舞阳侯承担不起的责任,他们更背不起这锅。

在官场上混,谁提出的建议,谁就要为此承担责任。

此时发起突围,勤王大军必定损失惨重。

到了朝堂上,没人会看到突围保住了骨干力量,大家只会盯着损兵折将不放。

为了战略正确,遭到责罚的案例,军中多不胜数。

一些倒霉蛋,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大虞朝的武将表现平平,并不是大家都无能,更多的是害怕担责。

此前以文御武的策略,就是故意在扼杀将领的军事才能。

文官需要的是一群听话的执行者,这些人不需要有自己的思想。

哪怕这种局面,近些年被打破,但后遗症还是没有消除。

即便是勋贵系将领,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大家首先想到的也是明哲保身。

宁静的夜晚,短暂抚平了战争带来的创伤。

当太阳的第一缕阳光撒向大地,新一轮的大战再次爆发。

喊杀声夹杂炮火声响彻天地,在阳光映照下,满地的尸骸宛如修罗地狱。

战争不以个人意志转移,尽管守军在奋力反击,但弹药耗尽的后遗症还是发生了。

面对源源不断的敌军,损失惨重守军,应付起来越发的吃力。

丧失火力压制后,守军每一次打退敌军,都要付出惨痛代价。

时间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最后一天。

「传令下去,全军突击,务必一战覆灭敌营!」

纳达姆第一时间下达总攻命令。

不同于之前的围观,这一次他麾下的鞑靼军队,也加入到了大战中。

多了一支生力军加入,草原联军士气大振。

双方很快就厮杀在了一起,面对数量庞大的敌军,守军很快就落入下风。

「传令下去,营中能够站起来的,全部随我一起上战场。

援兵明天就会抵达通州,撑过了今天,胜利就属于我们!」

眼瞅着战线濒临崩溃,舞阳侯果断下达命令。

援军什麽时候抵达,他也不是很清楚,但士兵们需要希望。

战争进行到现在,已经到了该拼命的时候。

要麽马革裹尸,血撒疆场,壮烈殉国。

要麽把敌军杀胆寒,为大军赢得一线生机。

伴随着命令下达,无数伤员病号在互相搀扶下,再一次拿起了武器。

众人一步一个脚印,艰难的走向战场。

没有畏惧,没有抱怨。

前方的士兵倒下了,后面的士兵立即补上去。

敌军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任由守军如何努力,还是被打的节节败退。

营地沦陷了十之八九,帅旗也只剩下了一半,还坚持在风中飘舞。

汇聚在舞阳侯四周的虞军官兵,仅剩下最后的千馀人,还在进行最后的抵抗。

落日的馀晖,映照着满地的尸山血海,仿佛在为眼前的队伍送行。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