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9章 灯下黑(1 / 2)

加入书签

第489章 灯下黑

太岁。

这个词在蓝星出现的场合不算多,但相对北斗七星的真名而言,出现得又不算少。

比如俗语中的太岁头上动土,还有形容武松,后来被引用到游戏解说中的「如同天上降魔主,真乃人间太岁神」。

所以最初吴常在得知安荣获得的仙缘是太岁时,并没有多分心思考,只当是寻常神性传承。

毕竟初见时安荣的表现太过拉胯,对付烛阴骸都难以招架,如果是什麽强大仙缘,比如文曲丶武曲的仙缘,定不会那般狼狈。

再加上安荣能获得太岁仙缘,却无法攻略开阳仙府,让他对安荣的仙缘进一步轻视,认为和吕长庚等人的仙缘并无不同。

可现在看来,安荣身上的太岁仙缘似乎并不简单。

吴常眼中露出思索之色,一边寻找着记忆中关于太岁的描述,一边取出全知水晶开始询问。

在蓝星,太岁这个词指代着很多含义。

民间传说中的太岁,大多为地太岁,是一种质地如肉的植物,传闻其「食之无尽,寻复更生」,拥有极强的自愈能力,每天切下一块,第二天便能恢复,无穷无尽。

还有人称其为长生仙药,食用可返老还童,长生不老。

地太岁能与太岁二字扯上关系,便在于人们认为,肉灵芝是太岁神在人间的化身。

太岁神,又称太岁星君,六十甲子神。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凑成六十干支,即令天地六十载为一轮,太岁神每岁轮值,掌管本岁的人间祸福。

值岁期间,太岁神还拥有统领诸神之能,被称为诸神之首。

从全知水晶中给出的情报来看,太岁作为一个冷门神明,其地位确实比他想像中要高,但其特殊性,也不过是值岁当年比较特殊,真论起神明位格和传播程度,远不如北斗七星。

那麽七星仙人费尽心力打造的祭地仪式,为何要以太岁作为核心,而不是自己上呢。

吴常看着诸多情报,脑海中灵光一现。

为什麽太岁神会与时间绑定在一起?

在神话之中,很多时候人们最初的信仰只是某个图腾,随着信仰的演变,才逐渐将图腾神格化,赋予其神明之位。

太岁特殊的原因,会不会与后续演变而出的太岁神无关,而是与它最初代表的图腾有关?

心念至此,他再次询问起全知水晶,全知水晶很快给出了关于太岁的起源。

在蓝星,木星由于体积大,亮度高,容易被人们观测。

古时候人们发现木星运行稳定,便以木星的运行周期纪年,人们将木星的运行轨迹十二等分,人们只需抬头望天,看到木星所在方位,便能知道眼下所处年份。

以木星纪年,所以木星又被称为岁星。

但问题在于,木星绕蓝星的运行周期并非是十二年,以岁星纪年,每过十二年,日期就会有一个半月左右的偏差。

为了弥补这种偏差,人们便根据岁星的运行轨迹,虚构出了一颗星,这颗星拥有完美的运行周期,每一周期刚好是十二年,不会有偏差。

这颗人们虚构出的星,便被人们称为「太岁」。

太岁托生自岁星,并无实际对应的天体,所以它相当于岁星的「影子」,所以便有了:

岁星为阳,右行于天;太岁为阴,左行于地。

也就是说太岁的出现,是人们为了修正上天的错误,所以参照上天的运行规则,虚构出了一套完美运行的人造规则,并用这套人造的规则,取代上天本有的规则。

太岁的诞生和作用,恰巧与世界副本中的祭天与祭地对应。

七星仙人发现祭天之中存在隐患,便参照祭天之法创立祭地,想要以地代天,纠正祭天的错误。

更重要的是,在全知水晶给出的情报中,以岁星纪年时,岁星每运行一个周期,就会导致纪年有所偏差的现象被称呼为——「岁星超辰」!

看着全知水晶信息中给出的最后四个字,吴常又看了看世界副本的名称,脸上露出地铁老头手机的表情。

不是,他这是被玩了一手灯下黑吗?

在岁星超辰副本,守着太岁攻略了副本这麽久,居然一直没找到祭地仪式的核心。

好好好,这麽玩是吧。

吴常被他的发现气笑了,世界副本绝对有古怪,刻意在阻止玩家发现安荣的异常。

否则他个大学生没文化,管理局那群精英,总有知识面广的。

剑星虽然看上去不聪明,也可能走了后门,但他毕竟是燕大毕业的,管理局的老家伙们,有不少还是博士学历。

就算大家都不聪明,他的灵感也会让他发现异常才对。

可直到安荣自爆,他才发觉太岁的异常,一定是副本位面对于安荣这名位面之子的庇护。

不过还好,时间还不算晚。

吴常沉默了一段时间,将被灯下黑后的哭笑不得压下,酝酿好情绪,再抬头看向安荣时,脸上满是茫然和疑惑。

「你是祭地仪式的核心?」

安荣不知道吴常随身带着搜寻引擎,已经理解了一切,他语气诚恳地说道:

「具体的情况太过复杂,三言两语很难解释的清,简单来说,祭地仪式实际是为了太岁而打造,有太岁坐镇的祭地仪式,才能发挥出堪比祭天仪式的效果。」

「阁下既然获得了天权仙缘,又看过祭天祭坛,应当对上古时期发生的事有所了解。」

「上古时候,七星仙人虽然都是天纵奇才,七人合力破解了祭天之法的本源,并制造出了祭地仪式。但上界的反应太快,他们来不及让祭地仪式完成,只能使用半成品祭地仪式封印妖族,封锁天门。」

「削弱上界对此方世界影响的同时,增加祭地仪式对此方世界的影响,令太岁彻底成形。」

吴常记得从葫芦山回来,前去拜访李康之前,安荣曾经提到,他有把握彻底破除妖域,令妖物出现之事不再发生。

只不过当时安荣称时机未到,他未能完全领悟仙缘,需要等到紫薇驱邪大阵彻底完成,他彻底融合仙缘,才知道接下来一步该如何走。

看安荣的样子,他现在应该找到了答案。

吴常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继续问道:

「太岁将这些隐秘说于我,不知有何事需要我去做。」

安荣说道:「七星仙人当初以命相搏,将天门和妖族封印,并留下祭地仪式,其实是给后人留下了两条路。」

「其中第一条,便是等待有哪一天封印松动,新任太岁能驾驭祭地仪式,彻底掌握专属于祭天仪式的上界能力,彻底战胜妖族,完成以地代天,令此方世界摆脱上界控制,甚至有一天能够达到上界的层次。」

吴常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在安荣视角中,七星仙人使用祭地仪式,只是为了摆脱上界的控制。

但在他看来,还存在另一个可能,那便是七星仙人意识到了三面令旗上记载的夺天之法的可能性,他们害怕上界知道他们完成了功法,前来收割果实,于是才加速完成了祭地仪式。

否则三面令旗应该存在于礼地观内,而不是被分散藏于各处。

七星仙人掌握了祭地仪式和三面令旗,作为只差一步就能达到中位神的强者,他们一定会希望将副本位面提升到深渊第三层。

「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听太岁你的意思,似乎并不准备这麽选。」

安荣叹了口气,说道:

「其实在这场谈话之前,我还对此犹豫不决,不确定要选哪条路。」

「但是从阁下口中得知,灵气是一切混乱的根源,哪怕是上界也无法摆脱,我便放弃了这个念头。」

吴常啧了一声,心中暗道安荣这小子不老实,分明在询问他灵气复苏会不会让天下变得更好时,就已经心中有了主意,结果把选择的原因赖在了他身上。

他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