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双赢(1 / 2)
第495章 双赢
前脚以一个较低的价格,从德丰杰手中拿下NGN百分之二十的股权,等到这部分股权到了贝莱德手中之后,只是极短的一段时间之后,其价格便出现了一个暴增的波动。
且不说贝莱德能够从这样一笔投资中赚到多少钱,仅仅是对其公司的声誉便有一个倍增的效果。不要忘了,贝莱德的主要业务始终都是资产管理,它手中巨额的资产并不是单纯属于它自己的,而是大部分都来自于全球各地的投资人。
贝莱德要想获得这些投资人的信任,让对方心甘情愿的将大笔资产交到他们的手里,凭着的可不单纯是来自于华盛顿的鼎力支持,还需要它自身日益增长的声誉,它得帮投资人们赚到钱,并且让投资人们确信它能够赚到钱。
所以,贝莱德方面并不介意将NGN的估值提高一些,多在它的身上投一些钱,因为它投入的越多,赚到的就越多一一在贝莱德的眼里,NGN就是一个正在膨胀的鲜美蛋糕,它现在需要做的,并不是将这块蛋糕一口吃下去,而是要将它进一步做大。
更进一步的说,对NGN的投资,贝莱德想要实现的,并不仅仅是从NGN的发展上赚到钱,它还需要将投资NGN的项目做成一个成功的范例,向全世界的潜在投资者们证明,它贝莱德不仅有深厚的背景实力,还有绝佳的投资眼光。
所以,投资NGN的这个项目,贝莱德不仅要从NGN的发展中赚到钱,还要从潜在投资人那里掌到更多的代管资产。从这方面看,目前贝莱德与安如松的立场其实是一致的,双方都希望NGN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
因此,苏珊对安如松开出的要价其实有两方面的不满:首先就是安如松对NGN公司的估值过于保守了,其次便是他拿出来吸纳投资的股权太少了。
按照苏珊,或者说是按照贝莱德方面的计划,他们是打算通过本轮融资,拿到NGN公司至少百分之十五股权的,这样的话,贝莱德手中所控制的NGN公司股权,便能够超过百分之三十五,这个股权占比是对贝莱德比较有利的。
苏珊的态度很明确,贝莱德方面不在乎投资的多少,安如松手中股权的卖价是高一点还是低一点的,都无所谓。贝莱德关注的是股权占比的问题,在这方面,作为公司最大股东的安如松,必须做出一定的让步。
另外,苏珊表明的立场还有一个,那就是贝莱德在NGN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做一个仅有分红权的旁观者,为了保障贝莱德所代表的投资者们的利益,他们必须拥有一定的发言权,至少是在NGN公司利益受损的情况下,他们需要有做出改变的权力。
就像之前所说的,安如松知道他不可能永远独享NGN公司的掌控权,而不受任何投资人的监督,那样的NGN是不健康的,只是他并不会那麽痛快的对贝莱德做出让步,否则的话,对方如果这次能够轻易达到目的的话,那麽下次他们必然会得寸进尺。
不过,苏珊提出的条件中,有一条是安如松非常感兴趣,甚至可以说是令他感觉惊喜的,那就是按照苏珊的说法,如果NGN与贝莱德达成合作,后者成为NGN的主要投资人,那麽,贝莱德将会在清算完ICQ现有的资产之后,将其以部分投资的形式,并入到NGN的体系内部。
就这个问题,安如松与苏珊有过一次深谈,按照对方的说法,贝莱德的确是已经关注NGN很久了,而他们之所以与美国在线方面接洽,做出收购ICQ的规划,其本意就是想要将ICQ与NGN整合到一起,从而在规模以及市场占有率上,进一步推动NGN公司的增涨。
实话实说,在美国在线掌握ICQ的这些年里,由于发展战略方面出现的错误,再加上一系列同类软体的出现,的确导致整个ICQ的业务在很大程度上有了缩水。如果放在竞争层面上,如今的NGN
的确并不畏惧ICQ,但若是放在并购的层面上,对于高速发展中的NGN来说,ICQ却是一块浓香四溢的甜美蛋糕。
就像之前所说的,如今的NGN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才刚刚起步不久,其在欧洲的业务扩展非常有限,而ICQ却正好相反,其主要的活跃用户几乎都集中在欧洲地区,最重要的是,ICQ在欧洲还设有两个主要的伺服器。
如果能够将ICQ兼并过来,以用户互通的方式,将对方的整体业务并入到NGN的体系内,那麽NGN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在欧洲地区拓展开业务,这不仅能够帮助NGN拓展用户,还能够推动其本地化策略的迅速实施。
另外,ICQ手中掌握的一系列专利及其庞大的技术团队,也是安如松心存凯的。
退一万步说,即便是NGN在这一场并购中,任何实实在在的东西都拿不到,只能吞并掉一个ICQ
的空壳,其对NGN的发展来说,也是有着明显益处的,毕竟收购了ICQ就等于是为NGN的未来发展扫灭了一个竞争对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