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港口安排与谋划港灯(2 / 2)
杨文东也随意的看了一些桌上资料,随后道:「有三件事,你准备做一下,这是我非常看重的,方生也会协助你的。」
「杨生请说。」李察信立刻回道;
如今换了新老板,他也需要表现一下,最直接的就是被安排的事情了。
杨文东道:「如今和黄旗下物业很多,但最值钱的其实也就三样,第一是港口,这一块,以后你们要与长兴基建丶九龙仓旗下的港口一起合作,将外部业务服务好了;
现在的局势,并非垄断,而是香港的港口已经面临很多亚洲港口的竞争,特别是新加坡的,对比起来我们反而没有地理优势,所以一定要完善好一切,让香港成为未来亚洲的货运中心。」
之前长兴基建就有两处货柜码头,九龙仓有一处丶和黄也有一处,也就是说,香港的五个码头,自己集团有其四;
如果是一般的财团,那肯定想办法做成垄断,从香港内部吸血,毕竟工厂的出口丶香港货物的进口需要通过货柜码头;
但杨文东可看不上香港的这点利益,作为国际化码头,最大的利润是转口贸易,将这个做强,那才会没有上限。
当然,再过几年内地改开,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需要依赖香港的码头进行出口,这也是可以躺着赚钱的,他不会放弃这个利益,可也不会守着这个利益不作为;
要知道,前世的香港,如果不是内地中央刻意不在香港周围建大港口,留口饭给香港吃,那香港码头早就废了。
李察信答应道:「没问题,杨生,码头这一块,我这边也会安排人绝对配合长兴集团的计划,本身也是和黄的重要业务之一。」
「嗯,行。」杨文东点点头,随即又道:「第二件事,就是和黄所持有的港灯股票,应该是33%吧?」
李察信摇头道:「没有了,年初和黄财务紧张的时候,祁德尊出售了10%的股份套现,不过没有在股市,而是直接卖给了美孚集团。」
「什麽?这种事,他怎麽没告诉我?」杨文东脸色一变;
如果只是在股市上卖了,那无所谓,自己总有办法将股票收回来,顶多花费的资金可能不一样;
但这些股票到了美孚手中,那想再收购,可就难了。
李察信道:「他是故意瞒着的,其实不仅仅是港灯股票,还有一些物业,他也在出售,就是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避免债务崩盘;
当时他其实也猜到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可能会弹劾他,所以他也是不管不顾了,反正解决不了债务危机,他也得走人。」
「他这麽想倒也没错。」杨文东无奈摇摇头;
其实香港的公司法的确不太完善,很多时候,董事会还真的压不住一些管理层,比如滙丰丶怡和,或者管理层也有机会偷偷的瞒住董事会,至少短期内还是没问题的。
李察信接着道:「主要也是因为当初祁德尊想跟港灯借钱,被拒绝后,就想着出售手中股份;
其实美孚是想全要的,但祁德尊可能考虑到了以后,所以只卖了十个点。」
「那这样的话,我得提前动手了。」杨文东眉头微皱,看向方先名道:「老方,立刻组织资金,逐步从二级市场收购港灯股票,也联系一下港灯的一些股东,不要暴露身份。」
历史改变太多,美孚这个全球顶级石油巨头如果对港灯感兴趣,那将会是他的最大威胁了;
整个长兴集团加起来,恐怕也比不了美孚的一部分,这个时代,石油与汽车是绝对的巨头,电子科技不崛起,那新生代财团是根本比不过这些老牌的。
方先名立刻回道:「好的。」
李察信震惊问道:「杨生,您还准备收购港灯?」
杨文东点头道:「有这个打算,本来和黄也是港灯的大股东,但港灯总是不理会和黄,我总得改一下局面了。」
港灯最大的财富有两个,一个是作为百年企业,还待在港岛,手中自然有大量优质物业,前世李嘉成在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做出四大围村,其中两个围村地皮都是来自于港灯地皮;
第二自然就发电业务,这个业务很稳定,供应港岛的用电,未来港岛大厦林立,对于电的需求更高,虽然只是半个城市,但未来一年几亿乃至几十亿的稳定收益,还是很不错的,且控制了电,那影响力也完全不一样了;
还有一点,前世历史上的港灯没有对外扩张,只是如同废物一般的待在港岛,现在如果到了自己手中,那绝对是会对外扩张的,不说其他,就是前世的内地,改开之后对于发电需求量很高,也会容许外资投资电厂发电;
虽然发电业务可能比不过优质高速公路,但优质高速公路其实也就那麽几条,但发电厂的数量几乎是可以无限多的,纵然是大投资,可收益也是比较稳定的。
而大量的电厂,对于煤炭的采购需求量巨大,这些综合起来,也一样是一种资源,石油行业还是卖家说的算,但煤炭行业,可是买家市场的。
李察信问道:「那和黄手中的股份,需要转让给长兴集团吗?」
「暂时不用,我们合作就行。」杨文东摇摇头说道:「你有23个点,我这边也20几个点,那也就够控股了,反正港灯是公共企业,没办法私有化。」
让和黄以及港灯都作为上市企业,其中的一个好处就是去国内投资,那就不仅仅是自己一人的投资了;
虽然大概率自己一人也不会出什麽问题,但80年代不确定性太多,这样也算是一个好处了。
PS:求月票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