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九十二章 坦克论战(1 / 2)

加入书签

第197章 ︱坦克论战

总参谋长一发话,会议立刻步入正轨。

钱长轩一上来就阐述了自己作为一线部队指挥官的看法——那就是给坦克增重是不合理的。

坦克防护不够用就加厚装甲,装甲厚了重量也就上去了,又要换用更大马力的发动机……

水多加面,面多加水,反反覆覆无休止。

钱长轩的观点是根据欧洲战争的经验教训来看,坦克如此强大的突破能力的根源是机动性,而不是表面上的火力和装甲。

并且,决定机动性的指标不只是速度,还有操控体验和可靠性。

综合来看,二十几吨的中型坦克和十几吨的轻型坦克是最适合国防军的作战环境的,尤其是应该大力发展轻型坦克。

居然有轻坦爱好者?商克顿时乐了。

钱长轩此人商克早有耳闻,早在战车兵学院进修的时候就听说过这麽一号人物,被誉为本国装甲战术的奠基人。

他对机动作战可谓相当执着,无论是战术机动性还是战役机动性皆是关键,简单来说就是一切都围绕着『兵贵神速』来发展。

如果是不对称作战,这套理论其实非常可怕,可以三下五除二像砍瓜切菜一样将敌人分割包围,打出漂亮的交换比。

问题是大统制联邦今后总不可能真的就只在亚洲虐菜吧?

一旦到了欧洲,需要硬碰硬的正面对抗,那就非常难看了,就好比轻量级拳手遇到重量级拳手一样焦头烂额。

商克蠢蠢欲动,很想发言。

这时候装备局的人先反驳了——同样是根据欧洲战争的经验,装甲也很重要,至少要能够免疫一部分反坦克火力,否则寸步难行!

另外,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二十几吨重量的坦克很难做出比较满意的防护水平。

于是乎,双方又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了起来。

「技术上做不到?那为什麽伊凡罗斯人能行?老毛子能做出二十几吨防护跟机动兼备的战车出来咱们做不出?你们要是没本事那就照葫芦画瓢……照着抄总归会吧?」钱长轩像连珠炮似的吐槽装备局几人。

装备局战车发展小组负责人汗颜道:「仿造未必不可,但那是别无他法的办法。」

「硬要加重也行,你们给三六式拖曳车停产,搞个更大劲的来。」

「呃…这……」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国家要你们有什麽用。」

钱长轩的顾虑是后勤保障问题,国防军目前列装36式重型履带式拖曳车最大牵引能力是25吨,刚好可以牵引一辆抛锚的二十几吨的中型坦克。

如果是重量超过三十吨的中型坦克,那就需要两辆拖曳车一起合力才行,需求翻倍。

这在实战中就非常讨厌了,战场上各种么蛾子连续不断,不一定能随时凑齐两辆牵引车,协调起来很麻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