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6章 突破极限(1 / 2)

加入书签

第366章 突破极限

「其实哈勃望远镜还算是好的了,毕竟它的误差很小,本身镜片就是很精细的东西。

更离谱的是第一次阿波罗登月的时候,巴兹和尼尔差点出不来,你知道为什麽吗?」

李小满问:「为什麽?」

对于这类秘辛逸闻,她还真不知道。

「NASA把舱门设计成朝内的了,舱内空间本来就小,然后太空人的太空衣又很笨重,占满了整个舱内空间,你朝内开,差点门就打不开。

如果打不开门,他们甚至都回不来。

在逻辑上,这应该第一天就去测试,但是实际上没有任何人发现问题,一直到真实登月,尼尔开门的时候才意识到不对劲。

现实是不需要逻辑的。

小米的LOG0没发现,也许真的就没人发现,大家都粗心大意了,也许有人发现了,但他觉得没什麽,然后所有人都觉得没什麽,或者觉得如果这是问题,领导会指出来,下一个环节会有人指出来。

以至于,最后谁都没有指出这是问题。

现实是不需要讲逻辑的,不过老美别的不说,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块还是太强了。

这麽快就能抓着雷总,让雷总硬是把已经发了的澄清公告给删除,这点确实太厉害了。」

通用航天也同步发了公告,宣称自己找了小米来投资,面对保守派议员们的质疑,这是否违反了沃尔夫条款,毕竟VIPER月球探测车来自NASA。

在驴党掌管的白宫,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都可以被掩盖过去。

等太空人们回到地球后,老登兴致勃勃地在白宫给他们召开了庆祝仪式,并且颁发了对应的荣誉勋章。

老登确实很开心,毕竟这可是史无前例的突破,在自己任期内完成了登月,阿尔忒弥斯计划从Obama时期开始提,一直都没有成功,现在他回答了这一问题:阿美莉卡到底什麽时候能登月。

尽管这是用的华国技术,但你去看阿美莉卡媒体,会发现,所有媒体都对此闭口不谈,似乎没有发生一样。

大家都在谈,多元化的成功,和60年代的登月比起来,这次不但有女性太空人登上了月球,还是黑人女性,这是时代的进步,这是多元平等取得显着进展的象徵。

两位女性,黑人女性和白人女性,获得了事业金钱双丰收,来自各个品牌的赞助纷至沓来。

在指令舱等待她们回来的白人男性太空人,则和技术来源一样,淹没在舆论之中,似乎他压根不是登月三人组的成员一样。

「巴兹先生,我们的国家怎麽变成这样了?」约翰·史密斯上校在佛罗里达州度假,住在巴兹的家里。

巴兹很喜欢这位新登月的阿美莉卡太空人,本身他和自己的子女妻子都闹翻了,他巴不得约翰·史密斯来呢。

「我不是嫉妒,我只是觉得很奇怪,从报纸到电视台到社交媒体,所有的一切都在关注,我们把女性送上了月球,我们把黑人送上了月球。」约翰·史密斯郁郁道。

奥尔德林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我想我们的国家肯定生病了,但这样的病能不能治好,我没有办法给你答案。」

驴党以为自己取得了大胜,以为多元化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殊不知,驴党主导的多元化论述大厦的天空中已经出现了两朵阴云:

一朵名叫大T,另外一朵看上去是马斯克,实际上是推特。

这两朵阴云,在很快到来的总统大选中,会变成瓢泼大雨,从阿美莉卡席卷整个世界,把过去驴党所建构的这套叙事逻辑砸个稀巴烂。

「南平,这一步迈出后,才是世界格局全方面的重构。」

黑板上是一个微积分公式:

李小满走之后,来到林燃办公室的是宋南平。

此事关乎重大,林燃甚至都没找Pony马沟通,而是找来宋南平。

他知道宋南平是燕京的人,这也意味着对方绝对可信。

「教授,这是?」宋南平内心在砰砰直跳。

世界格局的全方位重构,这话换别人来说,肯定是吹牛。

但这可是林燃,是曾经做到不可能事情的男人,他自然信对方说的是真的。

眼前这个公式,一看就很复杂。

「南平,知道为什麽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极限只有33.7%吗?」林燃问。

宋南平苦笑道:「教授,我怎麽可能知道啊。」

「因为Shockley-QueisserLimit,肖克利-奎伊瑟极限,这个极限限制了单结太阳能电池的极限。

我们现在广泛量产的光伏电池还没有达到这个极限,现在市场上普遍量产的光伏电池光电转化效率在20%左右。

如何接近这个33.7的极限,我们可以把它转化成一个带有边界条件的量子统计优化问题,约束条件是单结和平衡态。

那麽这个数学问题解决,寻找到最优解之后,我们自然能够寻找到最优结构,让光伏电池达到最佳效果。

现在的光电转化效率从20%提高到30%,南平你觉得意味着什麽?」

宋南平喃喃道:「意味着,光伏发电在华国的电力板块中重要程度能提升一大截,意味着我们能够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

意味着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能够进一步的加速。」

林燃点了点头,「那如果我们能够突破这个极限呢?

能够超过33%的极限,把边界条件给破坏掉呢?

如果能够直接变50%,而且成本和过去比起来不会大幅提高呢?」

「这意味着全球电价大幅下降,电价价格重塑,光伏能在更多场景展开,光伏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发电的场景瞬间成立。

能源安全将从油气产地往太阳能高效组件和上游原料转移,中东的重要性将大幅度降低,我们将拥有新的外交筹码。」宋南平理解了林燃所说的重构是什麽意思。

可控核聚变是能重构一切的科技没错,但光伏如果能突破,同样是能够重构一切的技术。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华国光伏发电的成本在0.033USD/KWH,煤的成本是0.068,燃气成本是0.10到0.14之间。

因此有人会问,光伏发电成本最低,为什麽不全用光伏?因为光伏依赖太阳输出,夜晚没有输出,阴天和雨天发电量骤降。

如果光伏需要全天候供应,需要具备长时储能,

储能成本是燃起成本的三倍。

同时光伏发电集中在西部,而用电中心在东南沿海,超高压输电传输能力有限。

但是,如果光伏的成本能够再降2.5,那麽情况又不一样了。

「是的,我已经解决了非平衡态下量子多体输运优化问题,这意味着我们在数学上找到了工程可行解。

在这个全新的,精准设计的电子态密度丶声子谱和光吸收截面里,光子的能量转化路径将不再受到热化损失和单激子的限制。

说的更直白一些就是这个设计突破了肖克利·奎伊瑟极限,它的效率能够达到50%,而且只需要做工艺优化,不需要用到什麽新材料。

新世界的大门即将打开。」

「牛逼。」宋南平听完之后别无他想,确实牛逼。

「教授,所以您叫我来,是让我和燕京方面通知一下,可以做一些金融方面的操作,另外就是可能要做一些资源上的倾斜,能源政策方面的调整?可能要成立一个新的大型国企,来统一推动光伏的替代?」宋南平接着说道。

林燃摆了摆手:「这个还有点早,我说这个的意思是,我从理论层面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需要华国方面帮忙组织一批足够可信的教授,来帮我从实验层面进行论证。

以及把大规模工程化的工艺流程给打通。

当然华国方面可以未雨绸缪,做一些资本运作。

因为这需要这批学者封闭式实验,短则三个月,长则半年时间。

而且我需要的是年轻有为,能做实验的学者,最好是青年学者,院士这些,都百八十年不自己亲自动手实验了,所以还是算了吧。

这方面需要依赖官方来帮我协调统筹。」

年轻有为?没少上网的宋南平从中只听出了两个字:牛马!

要的是能做实验的牛马,不要只知道指挥的老登,

「明白,我这就去安排。」

林燃接着说:「还有场地这些,都要麻烦燕京方面来统筹了,其实最好就在申海,我不太想跑到燕京去。」

宋南平点头道:「好。」

至于为什麽不在阿波罗科技内部找人来做实验,因为这方面人才不够。

本身阿波罗科技又不搞光伏材料研发。

华国搞这种最多的就是高校,钙钛矿电池各种逼近极限,在过去十年里,钙钛矿是最好发文章的富矿,几乎每个高校的材料系都有做钙钛矿的好手。

靠着这个,申请青千丶国基的年轻学者不在少数。

你想要做这方面的工作,靠华国官方来统筹效率最高。

林燃可没有什麽生意都要自己做,什麽赚钱的业务都要放在阿波罗科技这个篮子里的想法。

林燃主导的项目,还是有可能改变世界格局的光伏工程,那肯定来的最多的是申海交大的牛马,不,是青年学者啊。

申海交大大把的人在做这方面工作。

蒋太良和赵一冰就被找来了,当然被找来的不止他们两个,交大来了五十来号人,总共两百来号人里,交大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大家做的方向差不多,也互相都认识,只是关系远近的区别而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