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九十一章 赵二与柴荣的辐气(2 / 2)

加入书签

一旦林道的功勋被否定,那他们这些灭蜀的功臣,自然也就是白忙乎了。

他是在为自己的功劳说话!

「既如此。」

柴荣颌首点头,嘱咐冯道「派遣地方文武之事,要尽快。」

接受蜀国各地州县,安排文武上任,乃至于重新划分归属等等。

这些都是应有之事。

只不过,在武夫当道的时代里,最重要的是封赏。

「高平侯立下奇功。」

柴荣斟酌一番心中有了决断「当晋开国公,加封其为秦国公,增加食邑两千三百户,实封八百户。」

他专门解释了一番「此战运筹帷之功,在张永德。」

「若非如此,高平侯当可封王。」

林道是具体指挥打仗的,名义上的一把手是张永德。

按照规矩,大头自然是落在张永德的身上。

「符彦卿封魏王,张永德封卫王。」

这两个王爵,音相同但是地方不一样。

魏是大国,而卫则是小国。

哪怕是封王,也是有区别的。

符彦卿是外戚,是国丈。

从小国卫王转为大国魏王,没人会说什麽。

谁让人家女儿是皇后呢。

而且这次立下灭国之功的林道,也是符彦卿的女婿。

如此一来,他的晋升也是沾了林道的光,算是分润了林道的功劳。

「赵匡胤牵制有功,为林道突袭成都提供了协助,封宋国公。」

还是那句话,宋国是小国,秦国是大国。

哪怕是国公,也是分大小。

至于这些分封名号上的国家,基本上都是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国为基础。

赵匡胤的封爵,明显就是牵强了。

他去打秦凤诸州,是奔着抢夺军功去的。

并非本心就是要去牵扯蜀国的注意力。

只不过,结果上的确是如此,

柴荣也是藉此机会,又分润了一部分的功劳出去。

如此一来,林道没有封王只是封秦国公,也就显得没那麽突兀,让人垢病。

对于柴荣来说,他必须平衡诸位军头,不能让一家独大,威胁到自己的皇帝地位。

而且林道如此年轻,直接封王的话,那以后怎麽办?

直接封无可封,那就只能是翻脸了。

仅仅是这些,当然还不够。

柴荣想了想,目光看向刚刚得到的明月珠。

他想将此物赐予林道。

可看着实在是太漂亮了,实在是舍不得。

毕竟在古人的认知之中,能发光的宝石,必然是不得了的宝贝。

「赐钱十万,绢四万匹。」

「另赐美人二十。」

见着赵二在暗笑,柴荣当即询问「何故发笑?」

「陛下。」

「都指挥使在蜀中,已然是寻得美人。」

「臣离开之时,正与美人把酒言欢,不甚欢快。」

「哦?」柴荣再问「是何美人?」

「孟昶宫中之女,一曰费贵妃徐氏,一日昭容李艳娘。」

将领私纳敌国妃嫔,这种事情若是在宋明清诸朝,必然是大罪过。

可在武人当道的如今,这等事情却是稀松平常。

毕竟各地藩镇乃至于皇朝,叠代更新的太快,每次都会遗留下一大批的女人。

总不能暴珍天物吧,得让她们发挥本应有的价值。

而且柴荣并非是好色之徒,他更加看重权势名望,对此也只是一笑了之。

「既如此,就允他在蜀中挑选十名绝色。」

「待到蜀地安定之后,当速速返回汴州。」

领兵大将带着大军长期在外,自是不妥。

柴荣也是打算尽快将林道与殿前司召回来。

此次灭蜀之战的辉煌胜利,也是刺激到了柴荣。

伪汉与蜀国相继灭亡,让柴荣轻视天下群雄,觉得已经无人能够阻挡自己一统天下。

而且有感于林道立下的赫赫功勋,感受到压力的柴荣,决定再度御驾亲征,彻底荡平江南各地!

安排妥当,柴荣返回宫中,把玩明月珠。

与此同时,遥远的蜀地成都,林道的确是如赵二所言那般,左拥右抱。

孟昶宫中女子多达数千上万之众,林道却是只挑了两个。

一个是费贵妃徐氏。

这个称呼有点稀松平常,此女还有另外一个名号,却是人尽皆知。

她被称为花蕊夫人!

蜀国曾经有过两位花蕊夫人,这是第二位,也是写下那首亡国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的花蕊夫人。

没有一定的身份地位与名气,林道也是不会轻易收的。

至于另外一位李艳娘,也是史书留名。

她因专属的发式朝天髻,外加孟昶为她谱的《万里朝天曲》得以史书留名。

因为过于流行,蜀地妇人争相效仿,遍地皆是朝天髻。

林道抬手轻抚着李艳娘的朝天髻,出言瞩附。

「散开,梳成双马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