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73章 营收130亿,净利润70亿!都想赚傻子(2 / 2)

加入书签

要知道,他的一台360 F Mini才赚几十块,全是血汗钱。

一台美图 1 Pro的利润相当于30台360 F Mini。

换句话说,周弘毅要卖2000多万台360手机,才能赚到88万台美图 1 Pro的利润额。

「是的。」助理言简意赅地附和道。

「把360 V1的原型图和物料清单放一起,列印出来给我。」

周弘毅交代道。

他准备晚上吃饭的时候,让陈延森帮他评估产品的可行性。

在他眼里,这帮傻子连美图都敢买,定价3999元的360 V1凭什麽卖不动?

另一边。

陈延森回到酒店,刚走到沙发旁坐下,就听见门外传来门禁解锁的声音。

只见叶秋萍推着行李箱,左顾右盼地走了进来,一副生怕被人发现的架势。

「老板,下午去哪?」

叶师傅把行李箱推到一边,轻摇身姿,温声细语地询问道。

「过来。」

陈延森拍了拍自己的大腿,示意叶秋萍坐上来。

……

……

傍晚时分,一抹暖橘色的云霞,随着落日,渐渐隐入地平线。

京兆尹的灯光瞬间点亮,门前豪车如云。

雷逸军斜靠在一辆奔驰前,目光落在入口处,不时地探头张望着。

何晓鹏拿着手机,手指不停地滑动着屏幕。

「你在看小说?」雷逸军瞥了一眼屏幕上的内容,冷不丁地问道。

「最近压力有点大。」何晓鹏叹了口气,乾笑一声道。

造车没他想像中的那麽难,但也不简单。

光是造车资质,就让他费了不少心思,在申请独立造车资格的同时,通过与海马汽车合作,也算变相拿到了入场券。

可在电机丶电控丶减速器方面,都得从零开始。

「毕竟是一个全新的行业嘛,万事开头难,你看特斯拉,前后耽误了十年,要不是遇上深蓝电池问世,它也卖不出一年三四万的销量。」

雷逸军秒懂小老弟的意思,于是出言安慰道。

「也是,军哥说得对,反正国内的基础设施还不够成熟,先把技术基础打好再说。」

何晓鹏耸了耸肩道。

这时,一辆迈巴赫S600开了过来,然后停在了两人身前的停车位上。

雷逸军眉头微蹙,一脸嫌弃。

果然,周弘毅从车上走了下来,穿着一件红色立领POLO衫,外面是一件红色夹克衫。

老周对外的说法是,「红衣」是「弘毅」的谐音,简单好记,实际却是大师给他算过卦,说他五行缺火,穿红色的衣服可以补火。

看上去很扯淡,可老周硬是信了。

因为最近两三年,360的发展的确一帆风顺,不谈公司的主营业务,光手机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00多亿。

这个说法,是雷逸军在私下里告诉陈延森的。

陈总当即就心生怀疑,史玉柱和周弘毅见的是同一位大师。

因为史玉柱同样酷爱红色POLO衫。

「周总!」何晓鹏见雷逸军和周弘毅大眼瞪小眼,气氛稍显尴尬,旋即主动招呼了一声。

「何总,恭喜!阿狸收购了UC,你最少能套现上百亿,与三年前的陈总比起来也不遑多让啊。」

周弘毅笑着回应道。

「周总说笑了,我哪有资格跟陈总相提并论。」何晓鹏自谦道。

「小鹏汽车需不需要投资?」

周弘毅明知雷逸军和何晓鹏是好友,却非得上赶着给对方上眼药。

「多谢周总的信任,有需要我一定开口。」何晓鹏委婉拒绝道。

两人聊得火热。

雷逸军有一搭没一搭地偶尔插两句,好在没几分钟,陈延森就到了。

「红旗 L5,李青松亲自选的配色和车牌。」

雷逸军丶周弘毅和何晓鹏三人,暗暗羡慕道。

以他们的身家,红旗 L5当然也买得起丶买得到,却买不来陈延森的这一辆。

「聊什麽呢?」陈延森下车后,轻描淡写地问道。

「雷总和周总在打赌,赌小鹏汽车的首日销量。」

何晓鹏摊了摊手,苦笑着说。

「彩头是什麽?」陈延森来了点兴趣,笑着问道。

「谁输了,就喊对方一声哥。」何晓鹏补充道。

真特麽闲得蛋疼!

陈延森摆摆手,顿时没了兴趣。

雷逸军和周弘毅见状,面露尴尬之色,没好气地白了何晓鹏一眼。

四人站在门口,而对面的马路上,停了一排媒体的采访车。

记者的镜头全都对准了四人,把每个角度都拍了一遍。

尤其是雷逸军和周弘毅互相黑脸的照片,一口气拍了几十张。

至于为什麽不跑过去怼脸拍?

自然是京兆尹的保安太厉害了,一靠近就得失去相机的控制权,不把照片删乾净,都别想离开。

毕竟是燕京豪商云集的高端餐厅,若是任由花边小报胡来乱拍,以后谁还敢来这里吃饭?

没过多久,张朝阳和柳强东也赶了过来。

一行人进了包厢,刚坐下,雷逸军便故意当着周弘毅的面,与陈延森聊起了小米美颜相机的合作。

这玩意又不难!

算法从橙子科技手里买专利授权,硬体和生产制造用橙子手机工厂的供应链丶生产线,到时候再请几个当红的女明星,还怕没销量吗?

「小米也要做美颜相机?」

周弘毅一愣,只觉得自己和雷逸军犯冲,自己做低端机,对方就弄个红米。

360 V1刚完成工业和硬体设计,小米又弄了一个小米 3 Pro美颜版。

陈延森看了周弘毅和雷逸军一眼,有他俩下场搅局,吴鸿欣再想躺着赚钱可就难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