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1 / 2)

加入书签

莫名觉得他这话听起来阴阳怪气的,叹息一声。

现代时,他七岁被邻居药馆的中医看中,那时就开始接触此道。

后来又进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因为某些缘故,就算考上了知名学府,他也没去读大学,而是入了谈家。

虽然在进行义务教育的同时他也在被邻居带着自学中医,还被好几个中医夸过有悟性,学过很多这方面的知识,也实践过,但他明白那些和古代终究是不一样的。

更别提要过这位听起来就很难说话的院首之眼。

谈槐这是把大学给我补上了?湛月清喃喃,“但我要是考不进去,那不就白搭吗。”

君羽书没听清他的话,“你说什么?”

湛月清吐气,“罢了,先考再说。”

君羽书给他竖大拇指,“很有毅力!”

湛月清瞥他一眼:“阴阳怪气。”

君羽书摸摸脑袋,眼下的红痣眯起了,笑道:“哪有?”

他们下了马车。

而杏林院中,熙熙攘攘聚了不少的人。

入院分为三试,辨药材、通药理、切脉试诊。

第一试,受试者需在三柱香内辨出一百种药材,默写于书卷上,交给院中考官检验。

第二试,受试者需写出药材效用,用于何等病症。

第三试,受试者将为二十位病人切脉问诊,并开出相应药方,由考官判断对错打分。

“陈兄,你这次能过不?”某考生揽上好友,“院首每年放出来的药材都不一样啊,还得三柱香里辨一百种,简直比登天还难。”

陈姓考生苦笑,“这次再考不过,我就放弃了。”

“别啊,你这才考第二次,我都八次了!”

“八次算什么?我几十次了!”院中又有考生愤愤不平,“而且你们不觉得时院首设的有问题吗?三炷香里认一百种药材!那些药材还都是晒干的,反正我每次摸起来都觉着差不多,味道也差不多……”

“几十次都不过,你该反思自己是否该另择他路!”一道苍老的声音厉喝着,穿透熙熙攘攘的人群,“统共也就九千种药材,我只让你认一百种,已是大幸!”

那名抱怨的考生也没想到自己随口的吐槽能引来院首,当即恨不得把自己藏进地里。

湛月清一惊,抬眸看去——

古色古香的楼中,走出一名童颜鹤发的男人,他穿着正一品的绯色长袍,长发束起,望上去约莫有五十岁,满是岁月痕迹的脸上已有些皱纹了,脸色却泛着健康的红润。

“这就是时忍冬,”君羽书低声提醒,“我小时候和陛下在宫里见过他一面,那会他对着先帝也很凶,什么也不怕——喏,看到他拄着的拐杖了吗?”

湛月清眨了眨眼,果然看到时忍冬宽大的袖袍下捏了根拐杖。

“拐杖怎么了?”湛月清也小声和君羽书咬耳朵。

“时忍冬不瘸不瞎,那根拐杖是他拿来打人的,叫“以德杖”,不管你是谁,在他面前错了就会被打。”

湛月清:“……”

好一个以德服人。

“但他爱才,尤其偏爱药理上的人才,”君羽书继续说,“你看他身后的三个学生。”

湛月清默默挪了两步,这才看到时忍冬背后原来还站了三个半大不小的人。

一绿、一白、一红。

“绿袍的,挂着白玉耳坠的叫百廷玉,是礼部百大人家的小姐,今年好像二十五岁?但她已是三等杏林了。”

百廷玉面色冷酷,声如古琴,悠长回转:“离巳时还有一刻钟,第一试即将开始,请诸位入院。”

湛月清瞅了瞅,不错,还挺帅。

等等?小姐?

“女孩啊?”湛月清有些惊讶。

君羽书点点头,又说:“红白的那俩是双生子,这俩是男的,还长得一样呢。红的叫纪鸿鹄,白的叫纪墨玉,这俩都是六等杏林,但年纪小,才十七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