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1 / 2)
径圈的痛点。
不要说决赛,半决赛都没见黄种人闯进去过。这让很多人觉得田径不适合黄种人。
国内田径工作者并不那么觉得,黄种人与黑人之间的身体条件确实有一定差异存在,可华夏泱泱大国,十几亿人口,难道养不出一个天才?
当然不可能,林功成在职业生涯中就遇到过几个天才,只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在田径这条路走下去。
有遇到不称职的教练,在训练中受了伤,黯然退出赛场;或者是家人不支持,转到其他项目去的;又或者是天赋发掘得太晚,已经过了最佳年龄,没有训练意义的;还有就是人家志不在此,对体育没有丝毫兴趣的。
作为一个教练,很多事情他也没办法。
这回听女儿说起培英来了个天赋绝佳的新生,林功成一整个期待住,连忙拿起数据表仔细看,算了几个数据后,顿时严肃起来。
他问女儿:“这个叫程帆的孩子以前在哪个学校的,什么项目都没练过?”
就冲这腿,这跟腱,这反应能力,9岁就有这身高,先不说她适合哪一项,她首先就是个运动通才,哪个项目都能轻易上手。
但凡体育老师长点眼睛,都会找孩子和家长沟通沟通,看要不要试试练体育,不拘哪一项,练了再说,等大一些再看孩子更喜欢更适合哪个项目。
“我问了,确实没练过。”
林功成想了想:“也有可能家长舍不得孩子辛苦。”
林红景说:“不管以前怎么样,现在她跟我聊了,觉得自己学习天赋一般,想专心走体育这条路。她妈妈也同意的。爸,你可得帮我,不能浪费这个好苗子。”
林功成想到市队凋零的人才,用力点了点头,“行!”
国内针对儿童少年采用强度小量大的训练法。这种训练法的特点是以有氧代谢为基础的一般耐力训练,能让速度力量的提高与儿童少年身体发育相适应,骨骼、韧带、关节以及心血管系统得到较好锻炼,并保证在4~5年后能显著提高训练强度和量,让孩子的身体素质与技术得到协调发展,防止两者出现失调现象。【引自教材】
每次训练,林老师先带程帆做热身运动,拉伸肌肉和韧带,为后续的练习做准备。
练了几组后,她开始蹲距式起跑教学:“在起跑之前,你要先把起跑器调整到适合你的位置,调整好后就开始蹲距式起跑的四个阶段,一是‘各就位’阶段,你需要调整自己的准备姿势。二是‘预备’阶段,双髋抬高,调整起跑姿势。三是‘后蹬’阶段,你要用力蹬起跑器,获得反作用力,然后摆动双臂,进入最后的‘加速’阶段,这个阶段不要太早抬头,差不多20-30米左右再伸直躯干。”
林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双脚用力往后一踏,整个人几乎是弹出去的,低头跑了二十多米,她抬起身,慢慢停下脚步,小跑回程帆身边,说:“你来试一下。”
程帆点头,走到起跑器前,在老师的指导下调整起跑器,然后两手撑地,摆好自己的“各就位”姿势。
林老师蹲在她身边,一点一点掰她的细节,“颈部背部不要太紧张,放松点。两只手间距略宽于肩宽,后面膝关节触地……”
就这样,程帆的训练开始了。
体育训练真的很辛苦,程帆这段时间流的汗已经比过去几年流的加在一起还要多。林老师还说因为她年纪小,没有给她上较大重量的负重练习,目前主要开始速度素质与协调能力的训练,并加强一般力量和灵敏素质。
她的训练日常都是躲闪跑、之字型跑、5米急起急停折返跑、各种平衡练习,学习各种起跑动作,快速后蹬跑、跨步跳、单足跳、跑台阶、轻负重跑跳,还有间歇跑、重复跑、变速跑等等等等。
还有训练后的拉伸按摩,用筋膜刀松解过程那叫一个酸爽。程帆觉得自己够能忍了,都扛不住这东西,要不是被人按住,她差点痛飞出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