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5(2 / 2)

加入书签

不过洛城也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

随着洛城人口的不断膨胀,早年的街道规划和排水体系已经不足以支撑逾百万的人口。

只要降水一多,城市内涝的情况就会加剧。

这场连绵不绝的秋雨已经下了小半个月,尤其是昨天晚上暴雨倾盆,一觉醒来,外城许多人家的门口都被淹了,就连达官显贵居住的内城也不例外。

柳国公府和端王府所在的巷子距离皇宫都不算远,差不多位于内城的中心,被许多官员的府邸所包围着。

这也就导致了,昨天夜里,有不少人都听到了马蹄踏过浅水时发出的行军声,以及兵戈交锋时的碰撞声。

在这些声音之外,时不时还有一道凄厉得足以划破天际的惨叫声,更是令人头皮发麻。

许多官员被吓得一晚上没睡,想要派人出去打探消息吧,外头下了那么大的雨,想要打探消息也不知道该去哪里打探。

有些人家在权衡过后,还是壮着胆子派出了家仆。

这些家仆没走出巷口,就被守在巷口的士兵拦住了,要求他们立刻折返,否则就以贼人的名义将他们捉拿入狱。

所以一直熬到天光大亮,绝大多数人还是不知道昨夜到底发生了什么,在交战的双方又都是什么人。

“现在该怎么办?有那些士兵在巷口把守,我们今天还要不要进宫哭灵?”

不过很快,这些人就不用纠结了。

因为那些守在巷口的士兵过来敲开了各府大门,要求他们一如平日般进宫哭灵。

京中禁卫军和地方边军的铠甲制式略有不同,昨夜太过昏暗,那些被派出去的家仆看不清士兵身上穿了什么,如今到了白天,看清这些人身上的铠甲后,许多人的面色都变了。

——边军进京了?

“你们是哪个军队的人?”

知道这些人分别来自京兆府和燕羽军,是按照太后娘娘的吩咐在办事后,大多数人都松了口气,但也有少部分人,脸色瞬间苍白。

不管众人怀抱着怎样的想法,在京兆府衙役和燕羽军士兵的催促下,都乖乖坐上马车进宫。

一路上,到处都能看到士兵巡逻的身影。

偶尔有些行迹鬼祟的人,都会被当场拿下,拉到旁边审问。

好不容易进了皇宫,大家却发现他们去的方向不是太和殿的方向。

“这位小内侍,我们要去哪里?”

“大人放心,你们要去的地方是兴泰殿。”

“这……灵堂不是布置在太和殿吗,为何要将我们都带到兴泰殿?”

“大人到了就知道了。”

年轻内侍守口如瓶,众人心下再惊疑不定,也别无他法,只悄悄交流着他们知道的事情。

而在前面领路的内侍也没有阻止他们,任由他们进行交流。

“你们知道昨夜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我和你们说,今天早上我的马车路过柳国公府所在的巷口,你们知道我看到了什么吗?一群士兵正在搬运尸体,看那规模,昨天夜里,出事的应该就是柳国公府。”

“嘶……”

“咦,那就奇怪了,昨天晚上我听到的动静是从端王府那边传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