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4(2 / 2)
十一月初,大穆在燕京集结二十万军队,挥师燕北。
燕北守将安鸿羽遇伏重伤,校尉方建白为掩护安鸿羽突围,战死沙场。
八百里加急的战报送入京师,满朝哗然。
霍翎第一时间召见三位辅政大臣,列席的还有兵部尚书李寒松和行唐关主将霍世鸣。
三位辅政大臣争执不休,霍翎的视线从他们身上一掠而过,最后落在了双眼泛红的霍世鸣身上,直接点名。
“霍将军。”
“臣在。”
“依照朝中惯例,你身上燕羽军统领的职务,是要回到燕西,与孙统领进行交接后才会正式卸下。如今燕北局势生变,哀家命你即刻清点兵马,率燕羽军前去驰援,不得有误。”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b?u?Y?e?不?是?ī?f?ǔ?w???n????????????????????则?为????寨?站?点
第105章 【天狩】
战报里详细说明了战败的原因。
自前朝末帝割让出了燕云十六州后,中原王朝就失去了北方的山川屏障。没有天险可以据守,又没有出色的骑兵可以反制,大燕只能在边境囤积重兵进行防守。
当年大燕太祖皇帝耗费许多心血,在两国交界处修建了三座关隘,分别是瓦桥关、益津关和淤口关。
三关皆位于平原地带,地势开阔,周遭都是因为黄河泛滥而形成的盐碱地面。
为了加强边防,先帝时期,安鸿羽等边境将领在请示过先帝后,想方设法引水蓄湖,让这片盐碱地变成了一条曲折八百里,最宽处达六十里的河流。
但人为造就的防线,终究不如天险可靠。
几日前,燕北暴雪,只一昼夜间,在河流狭窄处,原本就已经慢慢冻上的冰面就足以让小规模军队通行了。大穆将领抓住机会渡河,打了燕军一个措手不及。
说实话,大燕和大穆南北对峙几十年,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综合国力,两国间的差距并不明显。大穆想要挥师南下,一举歼灭大燕国祚,那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抓住机会,不难捞到几场胜仗。
“诸卿以为,大穆举兵二十万攻打三关,所图为何?”
“大穆一直想要吞下三关,重定两国边界。此次他们趁着我朝虚弱之时兴兵南下,应该就是为了向我取索要三关地带。臣以为,不日大穆就会遣使送国书过来。”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大穆动用这么多兵马,目的很明显,就是想要携大胜之势逼迫大燕让步,在两国谈判中占尽
上风。
霍翎冷笑,环视在场众人:“过了三关,从燕北到京师,一马平川。大穆骑马最擅长途奔袭,如果任由他们夺去三关,他们的骑兵尽可在洛城外面来去自如。
“若三关在哀家手里丢了,哀家即刻去太庙,自绝于列祖列宗面前,也省得住在这皇宫里日日因大穆骑兵而受惊。”
今年是个多事之秋,朝廷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就比如说兵部,一些官位依旧空缺着;一些官位填补上了人手,但想要彻底上手,还需要时间去适应和磨砺。 网?址?F?a?b?u?y?e???f?ū???e?n????????????.?????m
大燕承平三十年,如今大穆来势汹汹,朝中响起了不少主和的声音。
当然,大燕这些年也是打过一些仗的。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几年前平定羌戎叛乱时,就打了大半年。
但在朝廷许多官员眼中,羌戎臣服于大燕几十年,大穆却与大燕对峙几十年,羌戎的军事实力和大穆没有任何可比性。他们敢出兵平叛羌戎,却不敢与大穆好好打上一场。
在场众人都被霍翎最后一句话吓了一跳,不过他们也从中感受到了霍翎非打不可、一步不退的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