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3(2 / 2)
不等宋叙伸手去扶,他就站定了身形,一步接着一步,迎着午后的斜阳,稳稳走出书房。
天狩八年九月,文盛安以一道致仕折子,结束了朝中长达三个月的纷争。
***
要说文盛安递了致仕折子上去,最高兴的人是谁。
那自然是霍世鸣。
斗了那么长时间,花了那么大力气,终于把文盛安扳倒了。
他联合百官,把身为百官之首、辅政大臣的文盛安给扳倒了啊!
这是何等扬眉吐气的事情! 网?址?发?布?页?ì????ù???è?n?????????????????m
经此一遭,他在百官间的声望,也水涨船高,所过之处,颇有一呼百应的架势。
怀着满腔的激动与亢奋,霍世鸣进了一趟宫,离开时,正好在宫道上和文盛安相遇。
文盛安病情痊愈以后,就重新回衙门当差了。
致仕折子已经递了上去,但只要致仕的请求一日未被批准,他就还是吏部尚书,隔三差五要进宫听差。
“文尚书这是要去哪儿?”
霍世鸣主动与文盛安打了个招呼,满脸笑容,若是让不知情的人看了,怕是要以为两人关系极好。
两人都要出宫,这段路恰好同行。
文盛安淡淡道:“回吏部。”
霍世鸣其实不在乎文盛安的答案,只不过是为了找个话题搭话。
寒暄一句,便直奔主题。
“听说文尚书要致仕了?”
文盛安瞥了眼霍世鸣,突然冷笑:“承恩公未免得意太早了。”
霍世鸣只当这是文盛安败了以后恼羞成怒,不以为意。
文盛安看出了他的满不在乎:“太后娘娘行事霸道,不满我多年,我想要继续在朝中立足,就必须要削弱太后娘娘的势力。”
霍世鸣脚步一顿。
他和文盛安不仅没有交情,还是政敌,结果文盛安突然对他说了这么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语……
这未免也太惊悚了。
文盛安无视了霍世鸣的视线,继续道:“吏部右侍郎上的那道折子,不会让承恩公伤筋动骨,顶多就是在娘娘和承恩公之间留下一道隔阂。娘娘和承恩公不够齐心,我方能在其中左右逢源。
“但我不知道,承恩公如此积极主动地帮娘娘对付我,打的又是什么算盘?”
难道没有他从中作梗,难道他倒下了,承恩公在燕西做的那些事情就能一笔勾销吗?
承恩公不会真以为,帮助太后打倒了他,父女关系就能恢复如初,太后还能一如既往信任他、重用他吧?
身为
承恩公,执掌燕西十几万兵马;平定羌戎叛乱;在端王和柳国公意图谋反时,及时带兵赶到京师;在大穆入侵燕北时立下过大功……
如今又联合百官驱逐了他这位辅政大臣,俨然一副太后党执牛耳者的架势。
这样的声势,可比当年的柳国公,还要煊赫三分。
父女之间,尚可忍让。
君臣若此,焉能相安。
第132章 她这一生,已经无需证……
每个人站的立场不同,所能看到的,所能想到的,截然不同。
就如霍世鸣,已经被“联合百官扳倒文盛安”带来的声望冲昏了头脑。
可要文盛安说,你一个承恩公,一个驻守在边境的武将,要这份声望做什么?
和我保持一份私底下的默契,彼此敌对,又不下死手,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