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0(1 / 2)
花费巨大代价收复了燕云,光是后续的治理就需要耗费无数心力。”
霍世鸣说了很多很多。
有昨日在朝堂上就说过的,有在折子里提及过的,也有他自己收集到的一些密报。
比如说,永庆帝病倒后不久,二皇子的岳父冯信就前往燕云,与如今的燕云守将萧国英展开明争暗斗。
萧国英在领兵一道实乃天纵奇才,但他年纪不大,在军中资历和威望都远不如冯信深厚。
萧国英一面忙着争权夺势,一面又被萧家催促回京支持十皇子。
“萧国英能不能坐稳燕云守将的位置,关键并不在他本人的领兵能力,而在于后方的十皇子能不能成功上位。
“这个道理,萧家人看得懂,萧国英也看得懂。
“萧国英麾下有一支精锐,我的人调查到这支精锐有暗中调动的痕迹,驻扎之处看似一切如常,实则早已人去楼空,而萧国英也开始称病不见客。”
这条情报是霍世鸣为自己准备的杀手锏。
就连在说服亲家安远侯,说服燕北前任守将安鸿羽时,霍世鸣都没有将这条情报透露出去,为的就是在此时此刻抛出来,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军中最忌讳两件事情——临阵换将和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萧国英这一走,燕云只剩下冯信主持大局。
“冯信与萧国英势同水火,他不会信任萧国英留下的中高层将领,即使知道萧国英的政策是对的,也未必乐意继续执行萧国英的政策。甚至很有可能为了自己的威望,打压萧国英在军中的亲信与部将。”
萧国英在燕云经营了好几年,他的亲信与部将,才是燕云军队的主要战力。
后方陷入夺嫡之争,前线将领矛盾重重,霍世鸣实在不知道霍翎在犹豫些什么。
霍世鸣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问的。
“娘娘一向杀伐果决,臣实不知,在北伐一事上,娘娘为何当断不断。”
霍翎笑了一声,突然道:“承恩公在燕西待了这么多年,与羌戎打过不少交道吧。”
霍世鸣谨慎道:“这是自然。”
霍翎问:“别人不清楚哀家对羌戎的布局,但哀家有没有告诉过你?”
前线将领才是和羌戎打交道最多的人。
朝廷对羌戎是什么态度,可以不告知其他人,但一定要与前线将领打好招呼,让前线将领知道自己应该用什么方式去对待羌戎。
所以这个问题,霍世鸣还真无法否认。
霍翎继续问:“那哀家有没有告诉过你,对大穆的图谋,要放在吞并羌戎以后?”
大燕的国力和大穆的国力无法拉开差距。
只有在吞并羌戎,消化完羌戎的版图以后,大燕的国力才能有质的飞跃。
霍世鸣道:“此一时彼一时。吞并羌戎再开启北伐,确实会更稳妥。但现在就开启北伐,也未必不能一举收复燕云。届时,我们还可以反过来,携北伐大胜之威,威震四夷,吞并羌戎。”
似乎是被自己所构想的前景打动了,霍世鸣抬起头,目光熠熠地看着霍翎。
“女主临朝,想要总摄军国大事,必有大诛罚,大征讨。这一战若胜了,是娘娘统御有方;若败了,是臣贪功冒进。”
霍世鸣想,他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他都表示自己愿意承担战败后的一切罪责了,太后总该心动了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