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91(2 / 2)

加入书签

何谓衮服?

衮服乃帝王礼服,其上绣有十二章纹,从形

制到纹样再到颜色皆严格限定于皇帝在祭天、登基等重大典礼使用。[注]

“古语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衮服,帝王礼服也,太后代行子职,却穿着衮服前往太庙,置天子颜面于何地?”

“礼仪之大,衮服为尊。就连天子,非重要场合都不能穿着衮服,何况太后?”

还有人问:“太后要穿衮服,那陛下要穿什么。”

霍翎道:“陛下要穿什么,你们可以去太和殿问问陛下。”

有朝臣怒道:“自千秋宴后,陛下就再也没有在大朝会上出现过,敢问太后,意欲何为?”

霍翎淡淡扫了对方一眼,连回应都不屑。

礼部尚书李寒松笑着站出来,如老好人一般打着圆场:“圣人临朝称制十八年,又刚为我朝开疆扩土,只是想穿得隆重些去祭祀列祖列宗罢了。”

当然,李寒松说出这种话,就是在睁眼说瞎话了。

唯名与器,不可假于人。临朝称制十八年,太后已有天子之实,如今再让太后衮服祭祖,岂不是真要应了那句天命谶言。

当天下午,大朝会结束后,二十余名不同意太后衮服祭祖的官员皆被贬谪出京。

有官员在接到圣旨后,没忍住当场大骂起来,言语间不仅提到“牝鸡司晨”,还公然指责太后篡权夺位,有颠覆天下之心。

这世间最致命、最伤人的话语,霍翎早已从自己的至亲那里领受过了,朝臣对她的些许指责,根本无法动摇她的决心,只会让她更为坚决。

当天傍晚,一队禁卫撞破该官员的府邸大门,闯入官员家中,直接将他擒拿下狱。

有同僚原本还想为该官员求情,结果禁卫那边直接拿出了该官员贪污腐败、收受贿赂的证据。

贬官、抓人、罪证一条龙,谁还敢出面求情。

京师的气氛,在短短几日之内变得十分诡异。

一方面,吞并羌戎的喜悦和太后千秋节的热闹还未完全散去。

不少从各地特意赶过来的商贾、戏班依旧逗留京师。

另一方面,朝堂上的风波已经开始蔓延。

从天命谶言到承恩侯的爵位,再到衮服祭祖,太后对朝臣的试探愈发频繁,而朝臣面对太后的压迫,明显有些无力招架。

“这么僵持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十二章纹与十二旒均代表帝王至高权威,我们阻止不了天命谶言的传播,要是再让太后穿上衮服祭祖,那不就是纵容太后僭越,坐实了太后的天子之名吗。”

“哎,乐兄,话不能这么说,圣人的权势地位,本就凌驾于历代太后之上。再让圣人穿太后朱衣祭祖,她定是不愿的。”

“听你这意思,你有何高见?”

朝臣一直和太后僵持着也不是办法,特别是这段时日陛下龙体抱恙,不曾上朝听政,国事皆决于太后之手。

所以还真有朝臣想出了一个不错的办法。

那就是彼此各退一步,将衮服简化,将帝王十二章纹减为太子九章,十二垂旒减为九道,不配天子剑,形成一种太后朱衣和天子衮服相结合的特殊形制。[注]

既凌驾于太后身份之上,又略简薄于天子规制,这样也能勉强说得过去。

“这……这也不失为一种良策,但太后能答应吗?”

霍太后当然是不肯答应的。

衮服就是衮服,朱衣就是朱衣。将衮服简化,与朱衣结合,这是想要糊弄谁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