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1(1 / 2)

加入书签

的事跟余蔓说了。

“这样啊。”余蔓若有所思,半晌她抬头问陈远川,“你说南方那边私人都可以开厂了,咱们这边可以吗?”

“大抵是一步一步放开的吧,先从南方开始,要不了两年,咱们这里应该就可以了,怎么,你有什么想法?”

“我就是听你说那些南方进来的衣服卖得特别好,如果在咱们这边开个制衣厂的话,你说能行不?”他们县里只有机械厂跟玻璃厂两个厂子,走的都是工业化路线,在日用品这一块儿还真没有本地的生产线,衣服什么的都是从外地进来的。

“可以呀,余蔓同志,想法不错,只要政策允许,我无条件支持你,到时候咱也不稀罕什么主任了,直接就升级成余厂长。”

“别在这里瞎贫,我也就是说说而已,等轮到咱们这里,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而且佳佳还小着,暂时也离不开我。”

“有想法总是好事儿,不然哪儿来实现的可能,你这回坐完月子回去上班,也想开点,能干咱们就干,要是有人给你气受,咱们就不干了,回头自己开厂去。” w?a?n?g?阯?发?B?u?Y?e?í???ü?????n??????Ⅱ????.???ò?м

余蔓笑了笑,她是有这么个想头,可让她跟谢书海似的,放弃自己手上铁饭碗的工作,到南方去开厂,她目前还真做不出来,要知道她可是付出了很多努力才考上6级工的。说起这个,她还挺佩服谢书海的魄力的,谢父一看就是个比较传统的人,也不知道谢书海是怎么做通谢父的工作的。

余蔓出了月子以后,就回去继续上班了,她如今也不当主任了,不用操那么多心,每天做完自己的活就直接下班了,日子过得也还算轻松。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厂里渐渐有了一则流言,说是余蔓之所以能够考上6级工,是因为金师傅特殊照顾她的原因,而她本身根本就不具备6级工的水平。

流言这种东西往往都是传的人尽皆知了,当事人才最后一个知道,毕竟也没什么人会当着余蔓的面说,所以这事儿余蔓还是听陈远明说起才知道的。

余蔓听了这个消息很是想不通,如果说是她还当着车间主任的时候,有这么则流言,那还说得过去,大抵是她挡着别人的路了。可她如今已经不再是车间主任了,还有谁会传这么个流言?这又有什么好处呢?

看着余蔓不得其解的样子,陈远明给她解释了一下。

“周厂长上台后,很多理念与做事风格都与严厂长不同,所以厂里不知不觉间就被分成了两大派系。一派是以周厂长为首的新人,一派是严厂长过去重用过的老人。”

大概因为陈远明是余蔓的小叔子,而他们家又跟严鑫关系过密,所以余蔓和陈远明都被天然地视为旧厂长这一派系的。这则留言也未必就是在针对余蔓,很有可能是为了打击他们严厂长这一派系。说白了就是想要提拔自己的人,把原来严厂长重用的那些人都打压下去,一朝天子一朝臣,还不就是这么回事儿。

余蔓闻言更茫然了,她不过是生了个孩子,休息了一段时间,厂里就开始分派系了?而且严厂长都已经退了,还能闹出这种风波。

余蔓按了按头,只觉得心累,她19岁接了雷志高他爸的工作进厂子里上班,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在厂里这么多年,要说对厂子没有一点感情那是不可能的,她其实很想看着机械厂越来越好。可现在的机械厂还是从前她为之奋斗努力过的地方吗?她怎么总有种很无力的感觉。

“总之大嫂你心里有数就行,这流言也就是这么传一传,你的能力大伙都是有目共睹的,其实也没几个人相信这么个传言。”陈远明安慰余蔓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