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4(2 / 2)

加入书签

随着流星轨迹,巨大的超凡石碑洒下一片光斑,在周围流动着。

好像水面下的光影。

被光斑流动覆盖最多的,就是金字塔台上的站着的接受洗礼的青少年们。

孟溪现在明白,为什么是洗礼了。

不是用水,而是用流星的光。

现场,变化的除了光影,还有声音。

不光台上的受洗者,包括台下的许多人,都开始虔诚低头,口中念念有词。

孟溪听了听,台上的人好像在念诵一些有关流星的祷文,而台下的人大多是在念叨自己的愿望。

有人希望自家的田能有个好收成,有人则是希望父母跑船能早日回来,还有人则是盼着孩子快快成长身体健康。

异世界也向流星许愿吗?

求个心想事成?

这应该也能算是两个世界关联的线索之一,孟溪调动身上的摄像设备,详细记录整个仪式过程。

第39章

深蓝色的天空出现中一道道流星白光,医师坛的平台上,巨大的透明石碑折射出大量光斑,覆盖了小半个广场。

随着流星在空中的运动,广场上的光斑也游动起来。

若不是现场众人都一副虔诚的样子,孟溪真要有一种被水晶灯球覆盖的错觉了。

咳咳,回到正题,孟溪注意到周围的人都在许愿,这应该是沙民的民俗之一。

不过此时的重点不是民俗本身,重点是异世界的沙民和蓝星世界的人们有种同样的“对流星许愿”的民俗。

这会是巧合吗?

在蓝星世界“对流星许愿”的民俗起源说法很多,有观点认为,这是一种多地民众见到流星这一日常生活中的罕见现象时,产生了自己运气不凡的想象。所以各地的传说大致围绕运气,分为乐观和悲观两种类型。

乐观的人觉得,这么少见的事情都被我碰见了,我肯定很好运,然后延伸到我期望的事肯定会实现。

而悲观的人会觉得,这么少见的事都被我碰见,肯定是要倒霉了,然后延伸出扫把星之类的观念。

这样不同的想法,在不同的地区被人接受,然后流传下来。

会不会在异世界,这个民俗也是如此起源的呢?

因为这里也有流星,流星也很罕见,那人遇见罕见的事,就会对自己的运气进行评估,从而做出一个乐观或者悲观的预期,然后通过社群流传,传承出这么一种“对流星许愿”的民俗来。

这感觉就像是相似的环境,筛选出相似的物种,相似的生态位,催生相似的生理机能。

所以相似的自然现象,带来相似的意象,相似的民俗。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当然蓝星世界“对流行许愿”的起源还有很多,有些跟神话故事有关的,比如北欧神话说奥丁投出永恒之枪冈格尼尔,一旦投出必定击中目标,由此引出“誓言必达,许愿成真”的说法。

若是按这个起源考虑,就不好说是巧合了,除非追溯一下神话起源的自然现象。

总之,是不是巧合,尚且无法确定。

孟溪的任务也不是给这些现象下定论,她最多在报告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提供给工作组的同事们参考,真要研究,还要看专业对口的同事们。

孟溪在心中记录下这些,眼前的超凡洗礼也进入了尾声。

空中的流星雨即将结束,转动的光斑越来越少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