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2 / 2)

加入书签

王氏得了信,一早便遣了院子里的下人,去各房下帖子。只是三房的柳夫人向来偏疼嫡子崔宴,对崔怀柔这个女儿却是不怎么上心。柳夫人收到通知,只叮嘱崔宴要在老夫人面前好生表现,竟忘了告知女儿,待想起来已是午后了。

崔怀柔有些难堪,只好道:“我.....我今日偏头疼犯了,是以.....”

王氏也未多说什么,只挥挥手,命人为她备了一份桌椅,并笔墨纸砚。

青凝站在众人身后,原是要上前问老夫人好的,只这会子几位郎君已收了纸笔,将丹青递到了老夫人面前。

老夫人逐一观赏:“甚好甚好,你们皆有进步”

不多时,余下的几位女眷也收了画卷,老夫人仔细看过,连连点头:“咱们府上的女眷个个有才气,公孙这幅桃花图已是佳作,灵毓与素问更是下笔不俗,我一时竟分不出伯仲。”

“今日这彩头既然是你出,你来拿主意。”老夫人说着,打趣的指了指王氏。

王氏笑着接过来,挨个观赏后,抽出一纸丹青:“素问这幅画虽说意境高远,然灵毓笔下的桃花则开的更热烈,今日正值花朝,还是喜庆些好,要我说,今日这彩头便给灵毓了。”

若论起来,崔素问笔下的春景不论是从取景还是用色,都更为雅致,只是崔素问毕竟是二太太亲生,若是二太太选崔素问,则有帮亲之嫌,再者今儿个大家图个热闹,也并不一定要分出好坏,王夫人便将这彩头给了崔灵毓。

四房这些年,为崔灵毓花了大价钱延请名师,如今看来成果还是有的。

崔灵毓因着这成果很是开心,笑着来摇王氏的手臂:“多谢二夫人,这会可以瞧瞧彩头了吧。”

老夫人正转头吩咐下人去拿几柄玉如意,抬眼瞧见了陆青凝。

她反应了一瞬,笑着招手:“青凝,来。”

青凝笑着上前,问了声老夫人好。

老夫人点头:“我记得你绣工极好,原先儿你送到立雪堂那几个荷包,上面的花样儿可是你自己画的?若是如此,今日不若也来凑个热闹。”

王氏最会察言观色,听老夫人如此说,早命下人备好了笔墨。

青凝有些迟疑,崔灵毓忙上前,听起来是替她打圆场,崔灵毓道:“祖母,你莫要为难青凝了,记得她刚来侯府时,母亲为我俩一道请了女画师,只青凝不爱此道,笔下无物,这才作罢。”

说话的功夫王氏已备齐了笔墨,她将青凝拉至案桌前:“笔墨都是现成的,老夫人既说了,你便试试吧,画的不好也不打紧,图个热闹罢了。”

青凝只好铺开了宣纸。

崔家诸位在除夕之夜对青凝多有印象,此刻倒是有几分好奇,纷纷围过去看青凝下笔。

只有崔素问没动,她听崔灵毓说过,陆家这位小娘子是个心机虚荣之人,丹青一道亦是人心的映射,心术不正的人画不出好作品。

青凝饱沾颜料,几笔下去是桃树虬结的枝干,再几笔,是枝上盛开的桃花。

虽说笔下之物勾勒出了形态,却缺少灵动的生命力,确实不是作画的苗子。

围观的众人便都露出几分失望的神色。

崔素问观众人神态,便知自己所料不假。

老夫人看了几眼,也未点评,只对青凝道:“无妨,日后若是想作画,素问跟灵毓都是有天分的女娘,你尽可请教。”

崔灵毓扬了扬眉,神色自得的看了一眼陆青凝,转身去寻王氏了:“二夫人,说好的彩头呢?”

王氏点她的鼻子:“就你心急”说着命人拿来了软缎包袱,打开来,是一件月白的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