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7(1 / 2)

加入书签

粥品、小食等,零零总总二十几道菜,沈江霖作为随行人员,周承翊一个人根本吃不了那么多,就让人端了几道早点盛了一碗粥食赏赐给了沈江霖,让他在另一边的单独小案上吃了。

老板免费包早餐一顿,沈江霖吃的一点负担都没有,一边吃一边心里还品评御膳房的手艺确实不错。

至于周承翊则是完全奉行食不言的规矩,基本上大太监陈德忠给他夹什么他就吃什么,也不见他有什么特殊的喜好,吃了大概七八分饱就停箸不食了。

到了巳时初(九点)便是今日的大朝之时,满朝诸公都是绯袍,只有沈江霖一身青袍,颜色对比已经够有差异了,只见大臣们都是站着的,但是沈江霖却是坐在丹陛之后,他有一张小案几,需要记录整个大朝会的所有人的发言,从他的角度看去,除了看不见皇帝周承翊,沈江霖视力好,其他人的表情他都可以看的清清楚楚。

刚刚跟随皇帝周承翊一整个早上,沈江霖只用寥寥几笔就可以概括他的行为了,这活是做的非常轻松,甚至周承翊在空闲之时还和他拉了几句家常,恭喜他新婚。

而大朝会则是今日他工作内容的重中之重,哪怕今日无事发生,他也要将今日朝会上每个人的发言都记录清楚,并且归纳总结发生了什么事件,以完全公正不带任何个人情绪的笔墨进行阐述。

沈江霖上职之前已经经过了培训,一般来说,只要思想不开小差,又有速记之法,等到大朝会后及时整理成册,那么这个事情也不算太难。

但是今日,许多人已经暗地里达成一致,怎么样都要为难死这个沈江霖。

沈江霖最大的名声便是六元及第的名头,这还是前年之事了,随后是在翰林院中呆着,中间不知道走了什么门路,成了冯会龙的属官去了一趟两淮,但是两淮的功劳最后都落在了冯会龙和韩兴等人身上,沈江霖则是被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回到京城依旧只是官复原职,不升不降,看不出有什么特殊之处,许多人便认为沈江霖在揭发元朗谋逆一案之中并没有出太多力。

两淮离京城千里之遥,沈江霖又一直隐在幕后,推动着整件事的发展,冯会龙这个人虽然胆小怕死,但是真到了捞功劳的时候,却是贪功冒进的很,见沈江霖没有反对,便将所有的功劳都揽在自己的身上,发到内阁的奏折之中几乎看不到沈江霖的名字。

两淮之治,在于元朗,元朗当道期间,两淮的官场几乎处处以元朗马首是瞻,中枢的势力刀插不进,故而在封闭信息的情况下,除了几个当事人外,许多人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故而也从没真正领教过沈江霖的本事。

而今,双方正面相对上,沈江霖自然知道朝中大臣对他上任这个起居郎之职有诸多意见,此刻同样也是严正以待。

随着陈德忠高唱一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后,这场暗中的较量正式拉开了序幕。

首先站出来的人,是新上任的太常寺卿,原吏部郎中石丛文。

石丛文对于这一次的调任,心中是怨怼颇多的。

吏部郎中是五品,升任四品太常寺卿,按照品级来说绝对是高升。

但是就像沈江霖的起居郎一职一样,官场之上有时候不能一味去看品级高低,否则又为何有那么多人死盯着沈江霖的位置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