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6章 世间悲欢(终章)(1 / 2)

加入书签

第226章 世间悲欢(终章)

春风拂过雍丘之北,使冬日未尽的凉意浸透阳。

黄昏时分,暮霭西收,城外官道旁,既有梅花天斜,亦有草芽新绿。

不过,与春日生机勃发的景象相比。

阳固城前最招路人眼球的,还得是一名管家打扮的老者与旁边的年轻人。

正是阳调曹府的孙管家与本代最杰出的传人曹承贤。

曹家是商贾世家,原本只是在雍丘附近小有名气。

现如今,却站到了旁人意想不到的高度当年周天子默默无闻时,曹家老太爷曹芮年慧眼识人,很早就派人追随到南阳。

被派去的人,自然就是曹承贤。

阳的人几乎都知道,这位曹家公子,一直帮着天子做事,可谓是简在帝心。

开源元年,他至各地收集名贵药材。

药贩山主见他挑选草药格外精细,便询问药材走向,后得知都是送往东都紫薇宫中的。

天下间的药商中有不少比曹家家业大的,但能将药送入紫薇宫,只有零星几个。

阳曹氏,正是其一。

晓得曹家的底细,故而看到曹承贤与孙管家在城门口等人,且已连续不少天了,心中难免惊凝,不知是什麽人物值得他们兴师动众。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赶着夕阳落山,有一位拄着拐杖的白发老人在大批侍卫的护持下,加快步伐走向孙管家与曹承贤身边。

一见这位,城中之人皆露出匪夷所思之色。

曹老太爷竟亲身迎接!

在议论声大起时,正有一辆马车自城北而来。

阳城内的人不及反应,曹家的人带着惶恐兴奋之色,集体迎了上去。

「曹芮年即见陛下!」

老太爷这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传出,不仅让周围人的说话声夏然而止,甚至在那一刻,呼吸都停滞了!

众人不由怀疑,自己是否听错?

那一头,曹芮年已带着曹承贤等人摆出大礼。

可是,老人忽然发现自己被一股力量托住,腰腿弯不下去。

心中激动时,马车中传出一道声音。

「免礼了,曹老请上车一叙。」

话罢,马车帘帷掀开,露出一对少男少女。

晏秋与夏姝跳下马车,面含笑意与曹芮年打了声招呼,着老人上车。

二人待在曹家的那段日子里,曹芮年待他们极好。

故而此时再见这位老人,他们表现得十分热情。

可以想像,这一幕画面传出去,曹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又将改变。

众目之下,曹芮年登上马车。

很快,车厢中传出笑谈之声。

马车继续前行,孙管家与曹承贤这些人,有人开路,有人跟在马车身后。

不久后,整个阳城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江湖人,都陷入一种狂热的气氛中。

周唐新建才一年。

可方国归于九州的盛世气象已是彰显无疑。

相比于前隋,周唐只用短短时间就让诸多平民生出归属感。

无论是轻薄赋丶兴建学宫开设科举丶更完善的监察制度,还是各种利民增强生产的政策,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改变,以及因对未来的期待而产生的奋斗欲。

对于百姓而言,东都的天子,已经是极为理想的圣明君主。

所以.

一听说周天子到此并进入曹府的消息,没有人能把持得住。

不过,城中激烈谈论的多,没人有胆子在这个时间去曹府拜访。

对于曹家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夜晚。

曹芮年的心中无限感慨。

天下间论有福之人,他绝对能排得上前列。

昔年做寿接福,是周奕亲手布道,与夏姝晏秋一起做的法事。

时过境迁,回头再看。

用「有福」来形容太过低调了。

周奕出黑了不少次,可给活人「接福」,唯有曹老太爷。

故而,他给曹芮年留下四个带有美好寓意的字:「福寿绵延。」

翌日一早。

天蒙蒙亮时,从曹府出来的马车朝南边的雍丘而去。

周奕走得早,但道路两旁都是人。

热情的阳城民,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贤明君主的尊敬爱戴..:

这一路上,晏秋与夏姝叽叽喳喳,说着城中的各种变化。

周奕多数时候都在旁听。

从两人口中,不难得知「阳变得更好了」这一事实。

总之,他这皇帝当得远比广神成功。

这个世界中,练武之人也是生产力。只要有管治天下的实力,加上不乱折腾,百姓不说生活得多好,至少不会饿死。

「师兄,你说师父此刻还在雍丘吗?」

「在。」

晏秋没开口,一旁的夏姝好奇接话:「师兄怎知道的?可是曹老太爷瞒着我们,只悄悄告诉你了。」

虽说是下天志将消息带入东都。

但消息的源头在曹府,夏姝有此一问实在正常。

周奕点拨道:

「师父故意露面便是等我们去寻,自然会在雍丘等待。」

晏秋夏姝皆露出迫切之色。

他们好长时间没见师父,甚是想念。

又有好多问题想问。

马车速度渐快,师兄妹三人极有默契,入了雍丘之后,也不管别处,径直朝夫子山方向去。

当年太平道场被烧毁,房舍建筑无有留存。

后来天下平定时,有臣子提议在夫子山上建造宫殿,毕竟,此地极有意义。

周奕不想劳民伤财,便拒绝了。

只叫人简单修茸,盖了几栋小木楼。

若无意外,师父应该就在夫子山上,三人都是这麽认为的。

然而..

才到山下八里外的村庄,三人透过马车窗扇,愣愣地看向一栋农家小院的竹篱笆外檐。

那里,正有一名身形消瘦,背着药箱的白发老人。

老人身旁,还有一对中年夫妇。

村妇怀中,抱着一个孩儿,不断向老人感谢。

「药以文火去煎,这半月内,不要让孩子吃到冷风。」

「是,多谢道长,多谢道长~!」

三人的视线毫无遮掩,正在朝那夫妇叮瞩的老人反应过来,转头看向停在道旁大柳树下的马车,一眼望见车中三人。

他那长长的眉梢垂至眼角,此刻带着慈祥笑意。

朝那对夫妇摆了摆手,老人伸手制止了想下来的三人。

「师...师父~!」

夏姝和晏秋见到老人更为苍老,话语不禁硬咽。

角悟子来到马车边,准备登车。

「师父。」

周奕也唤了一声,看到老人脸上更深的皱纹,他心有明悟。

跳下马车,将师父扶了上来。

角悟子入了车厢,负责驾车的章驰人马合一,让三匹拉车的骏马缓缓行走,几无颠簸之感。

「不错,你们三个都长大了。」

「师父~!」

夏姝与晏秋一左一右,坐在了角悟子身侧,瞧着师父枯瘦的手,想到过往种种,一时间心疼无比。

角悟子轻拍二人手背,和当年一样,低声呵斥道:

「多和你们师兄学学,都多大了,要懂得控制情绪,有什麽可感伤的?」

周奕忍不住问道:「师父,这些年你都在哪里?」

「自然在一个你寻不到的地方。」

角悟子手扶白须,与当年的仙风道骨之态相比,此时的他,只剩下慈眉善目。

但与周奕目光接触时,不禁瞪了他一眼:

「你这个做师兄的,也不够冷静,为师临走时就对你说过,我隐藏起来,能叫人忌惮,对你的帮助更大。你四处派人寻我,叫我做事也不方便,外出给人治病,还得易容改面。」

话音中,果有几分抱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