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八百VS二十万,斩将夺旗!(1 / 2)
第93章 八百VS二十万,斩将夺旗!
贞观十五年,十一月。
薛延陀首领真珠夷男闻唐皇东封,谓其下日:「天子封泰山,士马皆从,边境必虚,
我以此时取思摩,如拉朽耳。」
乃命其子大度设发同罗丶仆骨丶回纶丶丶霄等部二十万骑南下,屯兵白道川,据善阳岭以击攻东突厥。
定襄城,东突厥,大汗牙帐。
「嗒嗒!」
一个身穿锦袍,满头辫发的魁梧中年正在原地不断步,面容焦急。
「怀化郡王。」
「人家这是奔着把你一口吃掉来的呀。」
「喷喷喷,二十万骑兵,薛延陀一半的家底都拿出来了。』
李承乾站在沙盘前,注视着上面那插着小旗的白道川丶善阳岭,兴致勃勃的调侃阿史那思摩。
「太子殿下。」
「您就别开我玩笑了。」
「要我说,咱们把定襄丢了吧,撤往朔州,朔州外有长城,薛延陀必不敢南下。」
阿史那思摩火急火燎的说道。
开什麽玩笑,二十万薛延陀骑兵虎视,他哪里还能坐得住。
只是,他没有注意到东突蕨左贤王阿史那忠丶右贤王阿史那泥敦眼底掠过的一抹不屑之色。
当初,大唐皇帝丶天可汗李世民封阿史那思摩为乙弥泥敦俟利可汗,东突厥各部心有不甘,却也只能接受,曾为大唐左屯卫将军的阿史那忠为左贤王,左武卫将军的阿史那泥敦为右贤王,即东突蕨之相。
半年多过去了,东突厥收拢了位于大河之北,阴山以南的部族,人口三万户,精兵四万丶十二万匹马,牛羊不计其数,好不容易在这里站稳脚跟,谁又愿意当丧家犬。
「怀化郡王所言。」
「二位将军以为如何?」
李承乾看似无意的询问阿史那忠丶阿史那泥敦。
「咯瞪!』
阿史那忠丶阿史那泥敦对视了一眼,齐齐出声:「我等唯太子之命是从。」
「你们。」
阿史那思摩脸都黑了,明明他才是东突厥之主。
「好。」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东突厥三万户由孤来安排。」
「诸位可有异议?」
环视三人,李承乾面无表情道。
「没有。」
阿史那思摩丶阿史那忠丶阿史那泥敦哪里还敢多说什麽,只能点头应声。
「王玄策丶刘仁轨。」
「臣在!」
随同而来的两人纷纷站出身来。
「东突厥部众三万户由你二人暂时掌管,驻守定襄城。」
「是。」
王玄策丶刘仁轨齐齐大声应道。
「孤手书一封,怀化郡王可以先行撤往朔州。」
「多谢太子殿下。」
听到这里,阿史那思摩脸上绽放了笑容。
「东突厥四万骑一分为三,左右各一万五千骑,由秦怀玉丶赵节任主将。」
「阿史那忠丶阿史那泥敦任副将。」
「中军一万骑交由裴行俭统帅,三更造饭,五更出城迎战薛延陀。」
「依孤之令行事,孤可保诸位至少一个公爵。」
「是。」
阿史那忠丶阿史那泥敦心中一震,大声附和道。
哪怕就是大唐一个开国县公,含金量也不是他们这种东突厥左右贤王能够相提并论的。
「薛仁贵丶张思政丶周青丶姜兴本丶姜兴霸丶薛先图丶王心溪丶王新鹤丶李庆红丶李庆先。」
接着,李承乾继续点兵点将。
「末将在。」
十道身影相继站了出来,眼神中充斥着火光,那是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明日,尔等各率一百亲卫,充当箭头,薛仁贵丶张思政位列左右。」
「孤亲自领兵冲击薛延陀中军,目标只有一个,斩杀小可汗大度设,镊服二十万敌人。」
「明白。」
薛仁贵等人深知李承乾的强大,并未劝阻,只是恭敬答应。
阿史那忠丶阿史那泥孰听到这话,二人心中不由得对李承乾升起了浓郁的敬意,中原有句古话,千金之子不坐垂堂,堂堂大唐太子为了东突厥的敌人,不顾危险上阵厮杀,这是何等的自信!
同一时间,白道川,薛延陀大帐。
「明日一早,全军南下,攻克定襄城,一举覆灭东突厥。」
小可汗大度设下达了命令。
「是。」
铁勒各部首领无不俯首帖耳,遵从其命。
次日,天色未大亮。
「鸣鸣!」
悠扬的号角声在土默川平原上传荡开来,惊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吱嘎!吱嘎!」
定襄城的大门缓缓向两侧打开,四万东突厥骑兵相继出现在平坦肥沃的大地上。
最后出来的是八百人马具甲的东宫卫士,清一色青甲,为首的李承乾依旧是一身玄色金丝边锦服,身具钢筋铁骨的他丝毫不惧箭矢丶刀枪,手中只有一柄陌刀。
这种本该是重步兵双手所持并加长手柄的两刃长刀在他手中,不知道怎麽说,非常合适。
无独有偶,二十万薛延陀骑兵同样走出了白道川,通过善阳岭,宛如潮水般涌向定襄城。
此时,天边刚刚露出鱼肚白,昏暗的光线映照在定襄城外,隐约看见铺天盖地的黑色正在靠近,所有的突厥骑兵手心丶背后都在冒汗,阿史那忠丶阿史那泥熟同样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大度设看来是和孤想到一起去了。」
「传令,中军出营,左军丶右军夹击,一举歼灭当前之敌。」
眼眸一眯,李承乾不带一丝感情色彩的话语在战场上响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