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1章 欺天大案(2 / 2)

加入书签

「尔等潜入水晶宫,就为了偷东西?你们这些倭人当咱家是傻子?!」

「来人!继续用刑!」

就这样,岛津义弘又受了一遍刑,这时候他已经奄奄一息了。

用刑的太监连忙说道:「掌刑,再用刑,这倭人怕是承担不住了。」

麦化一脸的嫌弃道:

「倭人就是不行,先帝朝沈大人,那可是受了几天刑都不改口,铁骨铮铮的汉子!」

「再问,他们这些倭人潜入水晶宫,是不是为了侦查地形,准备下一次陛下出宫的时候,刺杀陛下?」

通译将麦化的话说了一遍,岛津义弘的脸更白了。

我,刺杀大明皇帝?

岛津义弘知道,一旦背负上这个罪行,死的就不是他一个人,甚至会连累到他的家族。

岛津义弘还想要反驳,但是又看到用刑的太监,那点反抗意志彻底消失。

他用半生不熟的汉话说道:「大人,我招供!」

但是麦化没有立刻让他签字画押,而是又详细的问了一遍,岛津义弘的「计划实施过程」。

岛津义弘哪里有什麽刺杀大明皇帝的计划,但是他也被折磨到没办法,只能按照麦化的引导,现场编了一份计划。

岛津义弘详细说明了自己的计划,麦化又反覆问了几遍,确保不会出现前后矛盾的地方,接着又问道:

「那琉球呢?」

琉球?

岛津义弘知道自己的父亲正在渗透琉球的事情,听到这件事和琉球有关,他更加的心虚。

麦化看出了端倪,又继续问道:

「知道什麽都说出来!」

一想到那些恐怖的刑罚,岛津义弘不敢再隐瞒,将岛津家控制琉球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

拿到这份供词,麦化又对着其他审讯的太监说道:

「去,把这份首犯的供词也给锦衣卫和巡捕营一份,这等大案供词务必要严丝合缝,不能有差池。」

手下立刻拿着供词,送到了锦衣卫和巡捕营。

锦衣卫这边,锦衣卫指挥佥事徐爵正在头疼,他带回来的几个倭人,也不知道是不是智商太低,怎麽审讯口供都是前言不搭后语,连关键的地点时间都对不上。

有个倭人甚至连自己跟着岛津义弘去做什麽都不知道,就只知道自己要忠于「少主」。

这些口供送上去,别说是皇帝了,就是司礼监那边也不可能认可的。

也幸亏这时候,麦化让人送来了主犯的口供。

徐爵立刻松了一口气,有了这份口供,就可以让这几个倭人按照口供来复述了。

只要他们的口供大体上能对上,这案子也就能结了。

巡捕营这边也是如此,李德福本来也没有主导审理的想法,他拿到麦化送来的供词,立刻让巡捕营对剩下几个倭人用刑,也弄出几分印证的口供。

就这样,等到天亮的时候,十几份有关倭人岛津义弘潜入大明,刺探水晶宫地形,准备在皇帝下一次驾临的时候刺杀皇帝的案件报告,就已经送到了隆庆皇帝面前。

隆庆皇帝脸色铁青,他先是查看五门巡城御史的上书,详细讲述了昨夜在水晶宫发生的事情。

案件涉及一名工部员外郎,有傅顺亲自所写的经过,还有斩断的倭刀作为物证。

接着隆庆皇帝开始查看证言。

这伙倭人,分别由东厂丶锦衣卫丶巡捕营三方审问,首犯岛津义弘的供认画押,详细讲述了自己的计划。

剩馀从犯也都纷纷做出口供,也都和主犯的口供对得上。

特别是主犯岛津义弘,他从潜入大明后,沿途用种种手段,潜入京师的过程十分的详细。

这下子皇帝彻底信了。

「欺天了!倭寇竟然要刺杀朕!」

司礼监三巨头都瑟瑟发抖,自从皇帝登基以来,他们还没见过皇帝这麽生气。

隆庆皇帝脸色潮红,久久才平静下来,先对着冯保说道:

「前几日通政司就上奏,说倭寇潜入琉球,甚至混入琉球使团来京,已经让东厂和锦衣卫排查京师倭寇细作,为什麽昨夜倭寇动手才抓到!?」

这句话已经问的很重了,冯保一下子跪下来说道:

「仆臣有罪!」

隆庆皇帝冷哼一声,他对东厂和锦衣卫不满,但是现在还没到整顿的时候。

紧接着他又对李芳说道:

「朕记得苏子霖有过奏议,除一等朝贡国外,外国商船上的人不得离开港口,为什麽倭人能一路潜入京师?」

李芳也汗流浃背了。

但是作为内廷的老大,李芳还要为市舶司辩解两句,他说道:

「陛下,市舶司主要的职责是徵税,这缉捕细作,实非他们所长。」

听到这里,隆庆皇帝也作罢。

他拿起了苏泽的奏疏,接着说道:

「还是苏子霖未雨绸缪,下旨准奏,在海港的通政司经历所设置缉私谍报的职能,这笔钱由内帑从市舶税拨出,立刻去办!」

隆庆皇帝也惊出了一身冷汗。

如果这些倭人提早踩点,在水晶宫开幕式上刺杀自己呢?

琉球使团中混入了倭寇,朕可是和琉球使团一起站在观礼台上观礼的!

而东厂和锦衣卫的无能,也让隆庆皇帝对他们的能力不信任。

隆庆皇帝还是选择相信苏泽,通政邮递司去主管这件事。

而经过这件事,隆庆皇帝也熄了出宫的兴致。

除此之外,这次有功的人员也要奖励,办事不利的人员也要惩罚。

——

这次倭寇刺杀案,迅速传遍京师,四大报纸都做了详细的报导。

《乐府新报》是官报,拿到了第一手的信息,全文刊登了事件经过。

另外三份报纸在转载之馀,也增加了自己的内容。

《商报》用一个版面,采访了一名大明船长,讲述了倭人海盗在海上劫掠的残忍举动。

《新君子报》则又论证了一遍华夷大防,强调倭寇对大明的野心,这次刺杀就是为了搅乱大明!

《新乐府报》总编何心隐大概是为了报答当年楞严寺借宿的恩,在报导中详细讲述了楞严寺的「义举」,又盛赞楞严寺捐赠土地给水晶宫博览会的慷慨,又详细写了楞严寺的历史,京师百姓才知道京郊这麽一座古寺。

如果不是京师最近在抓倭国奸细,人心惶惶,百姓估计都要涌入楞严寺拜佛了。

趁热打铁,苏泽再次上疏。

《奏请设靖海巡防舰队督察琉球防倭事疏》。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