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5章 《请设铁路公股募资修路疏》(2 / 2)

加入书签

「然自房山至京郊,百里驿道崎岖,一车之货需骡马数乘,糜费人力丶时日甚巨。长此以往,京畿百工用度昂贵,于国计民生深为不便。」

「臣听闻,房山矿山中有铁路,以马骡曳引矿车于铁轨之上,可数倍其力,一畜载三车,所省转运之费何啻万千?」

「臣咨议工部官员,可沿官道自房山至京郊铺设百里铁路,以济漕粮丶煤铁之运。」

「然此工浩巨,所费约以三万银元计。今工部岁用已定于河漕,库银实难分润;内帑天家亦虑创举未验,恐糜公帑。」

「臣殚思极虑,唯效商贾分股合营之法,权变其道,募设铁路公股于民间。」

苏泽又详细说明了发行股票的方法:

「一丶每股定额百元,募足三百股则路款备矣。二丶岁给半分之息,以顺天府商税为质,由户部验封担保,本息无虞。三丶五年为期:期至债主可依原值兑回股本,或转为路股永享馀利。四丶不记名发兑,利市流通,绅商民户皆可购持。五丶立股主会稽核收支,所涉商民得与工部同察支用丶分润其利。」

「盖以此法,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利还于民』之效。」

「民出其财,非若加赋之苛;官成其利,可化钢铁之滞;商得其便,岁省转运之靡。」

苏泽写完奏疏,塞进了【手提式大明朝廷】。

——【模拟开始】——

《请设铁路公股募资修路疏》送到内阁,张居正对发行铁路公股表示反对,认为公股发行会削弱户部权威。

户部官员也对此表示反对,上疏:「发行公股,名为发债,实为加赋,此例不可开。

但是皇帝却对公股募资建造铁路很有兴趣,通过了你的奏疏。

——【模拟结束】——

【剩馀威望:1540。】

等等,竟然通过了?

但是苏泽却没有上疏。

这麽一想,还是户部的反对其实也有道理。

苏泽是穿越者,他自然知道铁路的好处,也很清楚房山铁路是能收回投资的。

但是自己知道,不代表别人就知道。

苏泽想到前世的债务问题,难道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如果京师发债修造铁路成功,一些地方官府会不会也发债?

这也不是苏泽多想,而本来就是这样的。

大明官场,土木基建也是升迁的重要指标。

大明官场就有一个升迁的快车道,九边的兵备道。

这个职位是专门为地方官员升迁准备的,兵备道是军政一把抓的职位,九边兵备道上任以后,一般就会修造城墙营寨。

修完以后,就能成为政绩,然后火速升迁。

这也是大明九边重防却轻视练兵的原因。

营寨城墙,这是实打实的政绩,但是练兵的政绩不好判断,而一旦作战失利,还会追究兵备道的责任。

作为地方官员,会怎麽选就理所当然了。

以往大明的官员财政吃紧,没有折腾的机会,如果有了发债这条路,还不知道要怎麽盲目建设呢。

说不定内陆地区的城墙都要发债修起来。

而且正如户部所反对的那样,公股在京师地区自然有富户认购,三百份铁路公股在京师根本不算什麽。

而且苏泽也害怕出现摊派,所以规定认购金额是一百银元起,主打就是一个不坑穷人。

但如果其他官府发债,那就可能是强行摊派给百姓的加税。

没办法,这片土地上的事情,总是这样。

财政政策,素来都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政绩优先的驱动下,几乎没办法抑制这种刷政绩的冲动。

而以上还都是没算腐败的问题。

苏泽决定夹着奏疏,先去拜访一下张居正。

——

张府。

今天张居正心情很好,年前内阁的事情也逐渐少了,他今日破天荒的提前回到家里。

他又将长子张敬修召入书房,听他讲起在水师中发生的事情。

张敬修随马尼拉使团返回京师,提督李超向皇帝覆命后,整个水师都得到皇帝的赏赐。

同时隆庆皇帝恩准水师众人在京师过年,等年后再返回莱州。

张敬修原本是住在外面的,张居正听到消息,将他召回了家中。

原本张敬修正在和弟弟妹妹聊天,听到父亲召见,连忙赶往父亲的书房。

就在张敬修向父亲讲述海上见闻的时候,门房突然通报,说是苏泽求见。

张敬修知道苏泽来见张居正一定是谈正事,于是准备告退。

但是张居正却说道:

「你已经有了功名,今日为父见苏子霖,你就留在书房吧。」

张敬修震惊的看着父亲。

张居正事事喜欢亲力亲为,家中的幕僚也只能从事一些文书工作,书房是张府的禁地,就是他这个儿子未经许可也不能进入。

就算是考上功名,父亲对自己也是不假颜色的。

可这一次从海上回来,父亲的态度悄然发生变化。

这次竟然让自己留下来听和苏泽的谈话。

要知道,苏泽拜访肯定是谈论大事,张敬修又紧张起来,如果父亲询问自己的看法怎麽办?

「你去书房外,替为父迎接苏子霖。」

苏泽再次来到张居正的书房,他突然见到一个和张居正有几分相似,却皮肤黝黑的年轻人。

这年轻人穿着儒衫,却不像是读书人。

「苏翰林,在下张敬修,父亲在书房等您。」

原来是张居正的儿子啊。

苏泽和张敬修见礼,他记得顺天府乡试风波,就是因为张敬修而起,不过那次事件后京师就没了他的消息。

皮肤这麽黑,是出海了?

不过此时苏泽也没空关心张敬修,而是拿着奏疏来到张居正的书房。

「见过张阁老。」

张居正不喜欢俗礼,苏泽迅速说明来意:

「张阁老,下官有一疏,想请您斧正。」

在一旁的张敬修彻底震惊了。

竟然有人这麽和自己的父亲说话?

而张居正也是习以为常,接过了苏泽递上的奏疏,直接就看了起来。

张敬修想到自己每次和父亲说话都要小心翼翼,苏翰林这麽随意的吗?

张居正看完了奏疏,皱眉说道:

「建造铁路的事情本官不懂,但是发行公股的事情还是欠妥当。」

苏泽也说道:

「下官正是觉得此事有风险,若是地方仿效公股之名搜刮民间,那苏某反而成了罪人了。」

张居正满意点头说道:

「子霖能想到这个,眼界果然了得,那你准备怎麽改?」

张居正又瞥了一眼长子,又说道:

「子霖,不介意将奏疏给犬子看看吧。」

「阁老请便」。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