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3章 种粮亩产大赛(1 / 2)

加入书签

第353章 种粮亩产大赛

「号外号外!《乐府新报》举办亩产大赛!奖金一千银元!」

走街串巷的报童们,拿着报纸叫卖着,正坐在茶楼喝茶的何心隐喊来报童,买下一份《乐府新报》。

这篇报导并不长,用的也是普通百姓都能看懂的白话。

何心隐发现,《乐府新报》上的普通白话是越来越多了。

原本还只是二版的「市井之声」喜欢用白话的文章,这倒是无可厚非,本身「市井之声」就是面向普通百姓的新闻。

现在更多的版面也出现白话的文章,这是苏泽在推动白话吗?

何心隐记下这个小趋势,他的《新乐府报》也准备加大白话内容的徵稿。

原因自然也很简单,随着报纸的发行量增长,读者群众中的普通百姓也在增加。

为了迎合这些普通百姓,自然要刊登更多的白话文章。

回到正题,何心隐看起这篇报导。

报导内容也很简单,就是《乐府新报》会组织一次京畿地区的种粮大赛。

每个参赛的农户,可以选出一块一亩大小的试验田,种植冬小麦,等到收获的时候按照亩产量进行排名,亩产最高的农户可以获得一千银元的奖励。

何心隐露出笑容,《乐府新报》也是没活了吗?搞出这种活动来?

但是仔细想想,这个活动确实挺有意思的。

京畿地区本来也会种植冬小麦,一般冬小麦会在秋季播种,次年夏季前收获,也是京师富裕人家重要的主粮。

过阵子就是冬小麦种植的时候,现在举行这个比赛时间正好。

就算是没信心拿奖,也能报名参赛,不就是一亩地吗?

精心料理一亩地,万一运气好增产了,这一千银元对于富农都不是一笔小数目,有巨大的吸引力。

何心隐觉得《乐府新报》真是一个绝望的对手,每次你觉得它没活的时候,总能整出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新活。

这样一来,《乐府新报》的订阅量又能上一个台阶。

何心隐想着是不是要在自家报纸上也搞个活动?

或者再快点推动白话扩版?

何心隐想到了《商报》,这家服务于商人的报纸,很早就抛弃了书面文,只保留了头版转发的朝廷消息还用书面文,剩下的版面全部使用白话文,方便商人阅读。

相比之下,《新君子报》却不肯放弃书面文,除了戏曲小说版块会有白话文的文章,其他版面还在坚持用书面文。

结果就是,《商报》后来居上,在销量上迅速超过了《新君子报》。

何心隐更加坚定了白话办报的方向,他本身的政治观点就是王学泰州那一脉的,更加重视底层百姓的利益。

——

「外大父(外祖父),您怎麽来了?」

面对武清伯李伟,小胖钧做出一副无辜的表情。

武清伯李伟不敢摆自己外祖父的架子,躬身说道:

「殿下,您上次说的那个增产神药,还有吗?」

在好外孙给自己推广增产神药的时候,武清伯李伟是不屑一顾的。

长于深宫的皇太子,能懂什麽种地?

这估计又是太子身边那个方士陶观鼓捣出来的东西。

这个方士在太子身边,倒是捣鼓出不少东西,但是还是那句话,太子能比自己懂种地?

所以武清伯李伟婉拒了太子推销的「神药」。

但是听说了《乐府新报》上的悬赏后,武清伯李伟就杀到了东宫。

太子露出为难的表情。

李伟的心咯噔了一下。

只听到好大孙支支吾吾的说道:

「英国公今日来要了去,说是要参加什麽《乐府新报》的种田比赛?」

听到英国公的名字,李伟立刻应激起来。

大明时代勋贵中,实际上以英国公和魏国公为首,成国公和定国公按理说应该排在后面。

当然,实际权势还和个人能力以及皇帝的亲近程度有关,本朝隆庆皇帝就喜欢重用定国公和成国公。

英国公张溶,是靖难名将张玉的四世孙,也因为参与了靖难之役,所以英国公更多时候位列勋臣第一。

现任魏国公徐鹏举,是开国功臣徐达的后代,世代居住在南京。

但是因为徐鹏举在嘉靖朝勾结严嵩贪污军饷,被革去了国公爵位。

隆庆皇帝继位后,赦免了他的罪行,恢复了他的爵位,但从此就深居简出。

但理应是勋臣第一的英国公张溶,本身才能却不行,资质平庸,被嘉靖和隆庆皇帝嫌弃,所以他平日里都在家安享富贵,很少参与政务。

虽然不参与政务,但是英国公理论上依然是京师勋贵中最尊贵的,而且张家世代国公,积攒的财富也相当可观。

一个世代富贵的国公,一个因为女儿才封爵的外戚,张溶和李伟天生就不对付。

关键是李伟的田庄,还在英国公府的田庄边上。

两家因为土地勘界和争夺水源,也起了好几次的冲突,双方的关系更加的紧张。

李伟说张溶是靠着祖上馀荫的酒囊饭袋,张溶则说李伟是靠着女儿发达的乡野老农。

武清伯李伟各方面都比不过英国公张溶,唯一让他扬眉吐气的地方,是去年他种植的土豆和红薯都丰收了,赚了好大一笔银元。

英国公张溶也派人偷了武清伯家的种子,但是张溶的庄客不会种植土豆和红薯,去年改种的土地都欠收了。

因为这件事,武清伯李伟嘲笑了对方很久。

现在李伟听说了英国公张溶要参加种田大赛,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想法。

匹夫!若是让他得了奖金,自己引以为傲的种田技术,岂不是也要被英国公府比下去了?

这绝对不行!

李伟又问道:

「殿下,这增产神药还有吗?」

太子露出为难的表情说道:

「有倒是还有,但是不多了。」

「不多也行,请殿下赐给老臣!」

太子接着说道:

「外大父,我们是一家人,孤自然要帮你,但是肥田的神药不多了,要用在地方,这样吧,等外大父开始种地的时候,孤派陶观去帮您用药,如何?」

李伟喜道:

「那自然是最好了!」

等到李伟走后,屏风后的陶观走出来,小胖钧问道:

「孤的苏师傅交给你的肥田神药使用方法,先生都记住了吗?」

陶观连连点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