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让我咋关照?(1 / 2)
关照?
还得多多?
就跟触发敏感被动技能似的,赵安立时低头看向名单。
嗯,府学好苗子还不少,足足十七个呢。
再次抬头时,一脸关心下一代成长教育的长者模样,面带笑容点头道:「既然是咱府学的好苗子,无须江大人多说,本官也定是要关照的。」
从前的「下官」变成「本官」,听在江教授耳中一点也没有不适,事实如此嘛。
自顾自坐下也笑着说道:「是滴,是滴啊,都是好苗子,如第一位张同学读书向来努力,往常府学小考科科第一,这次参加府试怎麽也能拿个小榜眼的。」
「小榜眼」说的是第二名,民间于童生试的讨喜说法,不过第一名不叫「小状元」,而叫「小案首」。
「同学」一说听在赵安耳中有点奇怪,感觉跟时代格格不入,却不知乾隆朝严禁文人结社,禁社兄丶盟弟等称呼,只许以「同学」互称,后来延伸到各地官学。
因此「同学」一词尽管过去就有,但正式成为学生的指定称呼就是乾隆朝,后世只是沿续此叫法而矣。
「还有这位孙同学,打小聪慧过人,五岁就能熟读《千字文》,六岁于《百家姓》倒背如流...这次府考先生们说孙同学起码能进前二十为甲等。」
「这位小廖同学也厉害,当初在乡下社学读书时就是第一名,府里特意把他要来就是不想他在乡下耽误学业...」
「这位小张同学虽说上次府试没有过关,但这两年学业已经精进不少...」
「......」
江教授接连点评了名单上的六位同学,赵安这边也不插话,只不时跟着点头,或做出「噢」的表情。
完全配合,连带着对前任江教授也十分客气。
见状,江教授不由也放开了些,顺了顺胡须不无感慨道:「这次府考,府学有望力压下面县学夺得今年府试第一,上回府学争得第一还是乾隆五十年的事,眨眼都过去五年喽。」
「噢?」
赵安好奇,扬州府学作为扬州最好的重点中学怎麽干不过下面中学的。
一问才知是被泰州的州学给干了两次。
泰州的州学为何如此牛掰?
因为泰州文脉比扬州还厉害呗,前明就出了有名的泰州学派。
「...可惜本官要往外省任职,无法亲眼目睹府学重夺第一再压泰州的盛况,唉。」
上了年纪的江教授没来由的有些落寞和遗憾,不是做作,而是内心真觉挺遗憾。
不管怎麽说,他都为扬州府学付诸了无数心血和精力。
朝廷的调令要是再晚一个月就好了。
如此,也算有始有终。
「江大人放心去就是,府学这边有我呢。」
摘桃子的赵安说的是本意话,就是这本意话听在人江教授耳中怎麽那麽别扭的。
什麽叫我放心去?
轻咳一声,收起内心些许遗憾,告诉赵安吏部调令明后天就到,届时他这个前任就与赵安这个继任做交接,之后便出发前往江西万年。
交接不过是走个过场,大清官场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甭管前任在任上有多大的亏空,交接时继任都得硬着头皮认下来,不然就是不懂事。
亏空太大怎麽办?
留给下一任解决呗,如此循环往复,就看谁是那个爆雷的倒霉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