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妥协的艺术(1 / 2)
第173章 妥协的艺术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爷爷您真是萧何再世,张良复生啊!」
赵安对老丁的评价值不断飙升,老丁这次说的不错,机遇往往和风险并存。
在外人眼里漕帮跟漕运衙门闹事,只要不触犯自己利益,能不沾边就不沾边,省得没事惹一身骚。
但在想进步的人士眼里,这却是能让仕途再上一个台阶的大好机会!
如果老丁能替方方面面把漕帮摆平,一个能吏的评价是绝计跑不掉的。
有了能吏评价,纵不敢说扶云直上飞黄腾达,升个一两级肯定没跑。
这样既实现升官目的,又把买官的钱给省了,何乐而不为呢。
「你以为天下就你一个聪明人?你祖父我可是正儿八经的三甲同进士出身,哼哼,要不是着了你的道,你以为我堂堂.算了,不提这个,你给我说说你的想法。」
孙女婿佩服的眼神让老丁有些得意,转而却做起孙女婿工作来。
就是漕帮这次闹事的诉求是什麽,底线又是什麽,掌握这些他才好出面代表漕帮去同漕运衙门谈。
赵安陪笑道:「不错,爷爷去谈最好,您是为民请命的地方官,漕院那边则是激起民愤的封疆大吏,一个知县,一个总督,世人往往倾向于弱者,这麽一来,舆论高度不就被爷爷您占的死死的。」
「什麽舆论高度?一天到晚哪来这些不着调话的.不过有一点你说对了,跟总督比,我这个小小知县是弱的不能再弱,也正因如此,他堂堂总督大人总不能说我这个为民请命的小小知县也造反吧?」
老丁胡子一顺,一脸做大事的认真表情状,「他漕院再强也得卖我这小小知县面子,否则这事闹大就不是它漕运衙门鱼肉漕工的事,而是它漕运衙门根本不把我们这些地方官放在眼里,得罪的不是我甘泉县一个,而是地方上所有知县!」
「有道理!」
赵安眼前再次一亮,老丁出面不管用不就说明漕运衙门不鸟地方麽,这样很容易激起地方官对漕运衙门的集体厌恶和反制,江苏官场乃至整个运河一线的地方官都将无条件支持老丁这个「强项令」。
矛盾也从漕帮和漕院之间的矛盾,转移为地方官跟漕院之间的矛盾。
矛盾转移,就意味漕帮这边暂时安全。
不然漕运衙门硬扣个造反的帽子在漕帮头上,是有点让人心惊肉跳的。
只想想不对,「爷爷既然有此念头,为何还要孙儿组织人到抚台那里告状呢?」
言下之意多此一举了,万一巡抚大人也存了这个念头要出这风头,那你这个甘泉知县还玩个屁。
老丁微微一笑:「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不懂。」
赵安坦诚摇头,自认不学无术,这是他最除了散财以外最大的优点。
老丁无奈解释道:「这话出自《尚书·虞书·大禹谟》,意只要你不自夸才能,天下便无人能与你争高低;只要你不自夸功劳,天下便无人能与你争功绩。」
「噢,」
赵安点了点头,一脸讨教,「可这与爷爷有何关系?」
「我意无须太过在意名利得失,成功与否,只要认真做事,总会为人知晓。是你的功劳跑不掉,不是你的功劳抢也抢不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