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我们是为朝廷聚钱(2 / 2)
「高工资丶高福利?」
听完校长大人所说,马副校长和童主任均是一头雾水,因为他们不知道工资是什麽,福利是什麽。
赵安自是解释工资就是官员的俸禄,老师和工作人员的月例。
这一块之前赵安上任时就改革了,老师工资涨一半,工作人员工资涨三成。
但现在这个制度有点问题,因为府学搞借读原因从外地重新招了一些名师过来,而这些名师的工资是在原工资水平上翻了两到三倍的。
这就导致扬州府学原先的老师工资水平是大大落后于新招老师工资水平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
赵安提出的解决办法就是教龄和绩效双结合,按老师们的教龄定下基本工资,再根据老师们的绩效成绩发放补贴。
老师的绩效自然是教书水平了,你书教的越好补贴越大,反之,补贴就少。
另外再给外地老师一些探亲补助丶交通补助,家属补助,使之工资水平不低于原先承诺的薪酬。
马副校长在那算帐,最后算出的结果是老师们的工资普遍将达到一百八十两左右。
相当于以前老师工资的三倍。
普通工作人员的工资也将上涨到五十两左右。
非常高了,因为县太爷每年的法定工资也就几十两。
这还光是工资,福利呢?
「老师们哪个不生病?生了病要不要请郎中看?老师们为什麽生病,还不是为了我扬州举业,为了我扬州学子的前途嘛」
赵安意再设生病补贴,大病五十两,小病五到十两,不管是老师还是工作人员都享受。
「冬天冷夏天暖的,当官的有炭敬丶冰敬,老师们也要有嘛,再穷不能穷教育.科举。」
赵安在那掰指头一下又给定了几个福利出来,综合下来这些福利都值百两左右。
听的马副校长和童主任直咋舌头,乖乖,这工资和福利制度要是出台的话,扬州府学怕是大清收入水平最高的学校了。
不过也没什麽,谁让咱府学现在有钱呢。
有钱不花是王八蛋,做好人谁不会啊。
「按我说的拟个章程出来,我用印,以后成定制,明年全省所有府学都照此办理。」
说完,赵安顿了顿,看了眼两个忠心的好下属,将明年借读费用必须上缴内库的事给透露了。
「啊?」
童主任最先反应过来,失声道:「要是全上缴内库,这高工资丶高福利不就没钱发了吗?」
马副校长不以为然道:「上缴内库当是盈馀,岂有全上缴的道理?真要全缴了,这府学也不用办了。」
赵安点了点头,马副校长说到点子上了,真要全部上缴的话,他给定这麽高的工资和福利干嘛。
「你们在借读一事上都是出了大力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过咱们为官之人拿的是朝廷俸禄,不好跟老师们一样高工资丶高福利,所以本官的意思还是得两本帐,一本给外人看,一本只能咱们自己人知道。」
说到这,赵安端起茶碗呡了一口,意味深长道:「我等皆是朝廷命官,所做亦朝廷大事,故而莫以为聚财是为我等私利,实则乃为君父分忧,为朝廷做事。」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