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平乱(2 / 2)
就业前途十分有限。
但赵安这边完全可以整个安徽为「市场」消化扬州教育界那帮秀才和童生,将这帮读书人安排在安徽各个机构为己所用。
表现出色者可动用藩台特权替他们解决学历限制问题,如此不用三五年,安徽的基层官吏乃至中层岗位就能充斥大量扬州子弟兵,且还能将这些读书人引入「新军」和团练,彻底解决人才不足问题。
说干就干,马上动笔给马副校长写信,指出安徽与扬州「帮扶」的重要性,让马副校长动员学生们到安徽「就业」。
再次投身于赵校长麾下。
只要扬州的学生愿意来安徽帮赵校长干活,一律给予编制。
没编也要创编出来。
自个淋过的雨,赵安可不想学生们再淋一遍。
官的编制麻烦,吏的编制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
老宋对此十分赞同,拿着委任状带人前往安庆「接收」藩司衙门和藩司大库,赵安这边又接见了叶志贵和庄迎九等人,除询问粮食运输情况,也了解了些扬州分舵的情况。
赵安高升江宁后,漕帮上面的老太爷指定张宝发之子张安乐做扬州的舵主,由于赵安的官越做越高,这就使得赵安不可能成为舵主候选人,因而即便丁九等人抵制张安乐出任舵主,但在老太爷们的压力下张安乐还是成为了新的舵主。
不过照叶志贵的说法,这个张安乐为人行事不像其父张宝发那麽强势,说是舵主吧更像是个生意人。
来扬州后基本不插手舵中事务,对丁九也非常客气,每日做的最多的就是利用舵里管辖的漕船帮他张家运茶叶丶丝绸。
「姓张的眼里除了钱就是钱,哪管弟兄们死活。」
叶志贵同任朝阳等人对这个新舵主都是不满。
「钱有什麽不好?没有钱,吃啥喝啥?」
赵安倒觉得张安乐这人还是十分聪明的,真要跟丁九夺权强行干涉舵中事务,难保丁九他们不会弄死张安乐。
毕竟扬州分舵如今业务多了不少,光往湖北丶徐州的两条运盐路线就足够舵里几万人生活了,况他还给舵里引进了建筑业务。
往湖北丶徐州的两条运盐路线已经成功运转,徐州那边丁九只是派出负责主事,底下干活的还是原先焦家雇佣的那帮人。
湖北这条线因为赵安再三叮嘱原因,因此不管是负责人还是实际跑船的都是漕帮自己人,跑这条线的兄弟有一千多人,承担了两家大盐商的业务。
每年光运费就能收入四十多万两,不过丁九他们肯定不会满足于运费,私下也在偷偷往汉口运输私盐。
这个私盐是包大为和杨小栓负责的兴隆号的盐,二人在老丁的帮助下不仅在盐政衙门拿到了几千引的官方许可盐,也私下组织人手在东台与灶户直接购买「藏盐」。
东台官方那边因赵安和老丁原因,对兴隆号的非法购盐活动视而不见,使得兴隆号每个月都能从东台偷偷运出数万斤食盐。
包大为和杨小栓二人对业务也越发熟练起来,丁九打算在汉口设立一个兴隆分铺,把私盐业务做大。
赵安对此肯定是支持的,因为汉口不仅是淮盐销往两湖地区的转运中心,也是白莲教起事后的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
届时清朝举全国之力动员的军队丶物资都会先集中在汉口,各地争发「国难财」的商人们也会云集此地,若能在汉口事先布局就能从中分得一块大蛋糕,同时也能在汉口建立一个情报网络。
想了想,让叶志贵给帮里传信,让丁九将资源重点向湖北这条线倾斜,就是调派帮里的精兵强将前往汉口同当地的漕帮「打成一片」,再利用当地漕帮于汉口站稳脚根。
漕帮弟子是一家不假,但利益这个东西从来不会因为一家人就没有矛盾,所以赵安让丁九可以给出利润的三成用于拉拢收买当地漕帮这个地头蛇。
另外写信给包大为让他和丁九对接此事,又叫杨小栓接信之后赶来安徽与他见面。
之前赵安派百里云龙去与凤阳当地的盐匪联络,不知什麽原因百里云龙一直没有音讯过来,可能是被扣押,也可能是被杀害。
究竟什麽原因,赵安目前不清楚,但并未放弃对盐匪的招安计划,打算再派杨小栓同这帮盐匪接触。
给出最实在的利益——盐。
盐匪过去贩的私盐不是他们自个从产盐地贩过来的,而是经过几道贩子后到他们手中的,现在则由杨小栓出面与他们商谈合作,给盐匪们第一手盐,如此不仅能让盐匪成为赵安食盐集团的经销团队,也能通过食盐来源掐住这帮盐匪的脖子,确保这帮盐匪不会生出变故。
之前在扬州给漕帮盖的房子,漕帮子弟上学读书情况,赵安也细微入致的一一询问,得到的结果都还满意,分舵基本都是按他走之前的部署在落实。
「回去之后告诉丁九,对张安乐要把他供着,只要他不多事,帮里对他的要求尽量满足.」
又谈了片刻,赵安让叶志贵他们去吃饭,又特意去看望带兵押粮过来的把总侯封。
见已经是三品官的赵安亲自来探望他们,侯把总连同手下的押粮官兵自是无比激动,其中不少人都是跟赵安去过淮安的,眼神中的亲切表露无遗。
让这些绿营大头兵难以置信的是,大半年过去赵大人竟然还能准确叫他们当中一些人的名字,而且还让人给他们一人准备了三两红包,说是代表安徽藩司感谢弟兄们的支持。
「让大人破费了!」
侯把总拿到的红包不多,就五十两,但这是贵为暂署藩台的赵安亲自塞在其手中的,由不得侯把总不激动。
「你们能来,我很高兴,虽然我如今在安徽为官,但我始终不曾忘记诸位与我在运河畔的朝夕相处,不曾忘记诸位对赵某的情义。」
说到这里,赵安不无遗憾表示因为安徽全省受灾严重,所以他现在没法给扬州来的绿营弟兄们接风洗尘,只能让人略备薄酒以表心意。
「大人这话说的,您能来看我们,卑职和弟兄们就已感激不尽,哪还.」
侯把总激动搓手正说着,却有快马驶来,继而一封文书送到了赵大人手中。
赵安拆开一看,不禁变色,脸上如乌云盖顶般。
侯把总见状小心翼翼问道:「大人,出了什麽事?」
「白莲教造反了,正在围攻宿州。」
赵安将文书交给边上的随员,看了眼侯封,颇是愧疚道:「本想与你们呆上一会,现在却不得不去宿州解围,否则宿州失陷,我这个暂署藩台便难辞其咎,朝廷多半要摘我脑袋。」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