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6章 资本疯了!(1 / 2)

加入书签

第306章 资本疯了!

自《恋爱摩天轮》票房失利,《恋爱过山车》下映后,安晓诗并未像张静雅那样选择加入【炫世娱乐】,也没有再写新剧本,筹备新的电影项目,而是悄然淡出了公众视野。

离开聚光灯的这两年,她回到了家族里,进入了家族的百货公司系统工作百货公司事情非常多,她每天都很忙,但又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麽,基本上睁开眼睛就是订单丶

计数丶营业额之类狗屁倒灶的事情。

偶尔忙碌闲暇也会想着曾经的电影梦,但仿佛一下子就失去了往日的锐气和激情,整个人提不起劲。

时光如流水般逝去,她更像是个沉默的见证者,静静旁观着行业的变迁在这短短两年间,影视圈已然天翻地覆。以周阳为代表的新生势力,虽饱受争议与非议,却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崛起。

与此同时,那些曾经固若金汤的行业规则,也在这股浪潮中逐渐松动丶瓦解。

安晓诗清晰地感受到,这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转折点。

情绪偶尔也挺复杂想到曾经那个戴着眼镜的青年靠在自己奥迪车旁边,被万众瞩目的身影,也想着那个临时组建的剧组里,一个个忙碌追逐着梦想的人然后,也偶尔上网关注着这些人—

曾经无人问津的陈剑锋丶凭藉着几部电影,已隐约有冲击华人一线影星的趋势曾经的导演沈龙,此时此刻,也站在了新锐导演代表人物的位置上,和车晓加入了华夏导演协会,听说每一次协会开会,他们都会和那些老一辈的导演吵得不可开交,一度让协会负责人都头大—.

也有一些刚刚新冒出头的导演们,警如以姜礼涛所执导的《赛车凹特曼》为代表的作品,截止4月8日总票房突破惊人的1.4亿人民币紧跟后面是一部又一部的抽象电影,网络上虽然被骂得一塌糊涂,但现实票房却都以突破5000

万的大观看到这些消息的时候,安晓诗心中五味杂陈,她发现自己越来越觉得自己已经看不懂这个世界了。

4月9日,清晨。

安晓诗像往常一样走进了【安记百货大厦】。

【安记百货】创立于90年代初。

当时,安晓诗的父母不顾所有人的劝说毅然放弃了稳定而又体面的体制工作,辞职下海经商。

凭藉积累的人脉资源,带领亲友从小型百货店铺起步。

在那个充满机遇的年代,只要敢想敢干丶目标明确且善于经营人脉,成功便指日可待。

经过十年的发展,到千禧年时,【安记百货公司】已在全国百货行业中站稳脚跟,身中游梯队,并拥有了自己的商业大厦。

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尚未进入前十强,但公司始终坚持稳扎稳打的发展策略,亦是一方诸侯。

因为家境殷实,安晓诗自小就没有金钱的烦恼,考入了燕影学院,毫无顾忌地追逐着自己的导演梦..

但也因为自小没经历过什麽挫折的关系,一次的失败,最终道心破碎—

「安总,这是今年第一季度我们公司营业额的报表走进办公室里,坐在椅子上,安晓诗默默地接过秘书递过来的第一份报表。

当看到报表上面的1.1亿人民币的销售额点点头,拿出去年第一季度的数据看了一眼,虽然心中有预感,但有些难以置信:「降了?」

「降了,2004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整个百货市场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了,新入局的资本很多,再加上老牌龙头老大,燕京王井,魔都百联等头部企业的强势砸场等因素,我们公司现在营业金额确实下降了不少」

2003年随着华夏对资本的逐渐开放,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陆续介入各行各业。

百货业作为传统零售主力自然也是在这些资本的视线中,随着资本的逐渐介入,沃尔玛丶家乐福等外资零售扩张,分流部分日用品需求,2004年华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两位数增长,相较于03年,全年增涨了12.9%。

2005年第一季度的增涨,更是有些惊人,隐约增加至同期20%的数据。

但,这些增长大部分都集中在大百货公司上,市场的汹涌,令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因竞争加剧或经营模式陈旧出现下滑。

而【安吉百货】自然而然也受到了影响。

看完这份数据以后,安晓诗默默地点点头。

紧接着,又认真地看了一眼市场部的分析报告,心中隐约有了些许压力。

随后,安晓诗盯着电脑屏幕上《暮色》的票房数据和欧美粉丝为周阳建立的狂热网站,陷入了深思。

华夏的【周阳之家】网站,总粉丝数已经破百万了,并且周阳代言的一些商品和影响力,销量似乎都翻了几翻如果能请到周阳为【安记百货】代言,凭藉他在女性市场的惊人号召力,或许能短期内扭转蜕势?

安晓诗短暂的沉默以后,拿起手机脑海中组织着一些联系周阳的语言,最终叹了一口气,打算先联系张静雅。

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她联系周阳的次数,其实一只手都能数得出来。

这自然也有周阳很忙,联系不到周阳的原因就在她准备联系张静雅的时候,手机反而先响了起来。

显示的号码让她心中微微一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