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七章 水德(1 / 2)

加入书签

圣人之道,无非「见」,「学」,「行」三个字。

现代人懂得道理何其之多?但又有几个将这些道理应用到「行」,去执行这些道理的?

只有「德」而没有「行」,道理不执行,那就是空谈。

……

「药仙会?」

傅源想了想,隐约记得这好像是培养蛊身圣童的那个组织……

整了整身后的背包,傅源抬脚,越过石碑,踏入了石屋群。

这里荒草野蛮生长,石屋缝隙中都长着杂草,好几间石屋内,都残留着褐色的痕迹,似乎是血,显示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惨烈的战斗。

等检查过所有的石屋,傅源站在最中心,也就是最大的石屋前,有些感慨。

所有的石屋都空空如也,别说什麽贵重资料,奇珍异宝了,就连最基本的生活所需,锅碗瓢盆都没有!

原剧情里,这里好像是被公司剿灭的吧?

收刮的真乾净,不愧是公司!

看天色也不早了,傅源乾脆来到河边打开背包,取出一样样物品,准备埋锅造饭。

寻了些树枝,捡了石头,砌了一个简单的火灶,用不锈钢饭盒装点水,架上去烧,等烧开了,丢一把挂面进去。

最后再撒上方便面调料,一顿饭就齐活了。

……

等吃完饭,天还没有全黑,傅源直接坐在河边,盯着河水,开始沉思。

白天在面对险情时,傅源无意间凝练意志,调动浩然正气,以一个「滚」字,直接灭杀了成片的蚊子。

现在他需要反思,当时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做到这些时,他处于什麽状态……以及还能衍生出什麽样的能力!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使其必然,顺其自然。

知道怎麽做,知道为什麽能这麽做,把这种偶然的灵光一现化作必然的本事,自然而然的使用出来。

面对着河水,傅源开始回忆那时候的状态……

让心定下来,静心安神……

将自己的意志凝练……化作语言……

最后浩然正气喷薄而出……

傅源猛地睁眼,对着河水,口中大喝:「艹!」

「……」

果然毫无反应吗?

其实刚才出口的瞬间,傅源就意识到了,这个能力的重点,不在如何调用浩然正气,而是在于「统一」!

很多人说话是不经过大脑的,脱口而出,而恰恰,这种脱口而出的话语,才是自己内心的想法。

人们常说「心口不一」,有时候想得太多,说出去的话,其实跟自己本心的想法,早就南辕北辙了。

「脱口而出」缺了意志的凝练,「三思而后言」缺了本心的认知。

自己的本心,自己的意志,自己的语言,这三者高度统一协调,才能让浩然正气爆发而出。

本心的认知,意志凝练的想法,以及自己的语言,心,意,口,三合一,化作「势」,以「势」来驱动浩然正气!

想明白这一点,傅源重新深吸一口气,定住自己的身心。

让心智集中,自我凝视,心静神安,自然而然的得了「诚」,本心开始认知。

认知生出意识,凝练意识,开始升华念头……

念头原原本本的化作语言……

知,行,言,三者合一!

「天理自然,唯礼框之!」

没有大喝,傅源只是平静的说出这句话,说的很慢,吐字清晰有力,语调抑扬顿挫——傅源最开始学礼时,便是这样「安定辞」!

平静的水面开始泛起涟漪。

随着话语出口,傅源每说一个字,河面就荡漾起一道涟漪,向四周扩散。

等这八个字说完,正好是八圈涟漪,最外圈的还没有消散,最内圈的刚刚泛起。

河面涟漪的正中心,慢慢地从水底浮出一个字:「礼」!

这个字不仅是浮上来,还凸出了水面,好似印刷雕版的「阳刻」一般,被刻在水面上。

看着这一幕,傅源没有什麽吃惊的,因为这就是他本心的认知,意志的念头,想法的语言……但傅源却突然有了更深的领悟。

水处天地之间,或动或静。动则为涧丶为溪丶为江河,静则为池丶为潭丶为湖海。

水遇不同境地,显各异风采。经沙土则渗流,碰岩石则溅花,遭断崖则下垂为瀑,遇高山则绕道而行。

水,可由滴滴雨水雪水而成涓涓细流,而成滔滔江河,而成茫茫海洋。

傅源心中感悟颇深,看着水面上那个「礼」字,轻笑一声,道:「智者乐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