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4章 女眷入宫为奴,老师,我太想进步了(1 / 2)

加入书签

第124章 女眷入宫为奴,老师,我太想进步了

正所谓,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特别重要的事情不开会。

古今中外,历来如此。

而所谓大朝会,每逢朔望两日举行,也就是每月初一(朔日),和每月十五(望日)举行。

皇帝昨日亲政,故而今日这场大朝会,不在朔望两日大朝会之列,而是特例依照大乾会典,凡在京九品以上官员,都有资格参加大朝会。

在京九品以上官员,少说也有上千人,这麽多人,能商量什麽国家大事?

故而大朝会,都是礼仪性质的。

这日清晨,卯时初刻,不仅仅是皇极殿内,就连皇极殿外广场上,都密密麻麻站满了文武官员。

李崇头戴冕冠,身穿赭黄袍,肩挑日月,背负星辰,在礼仪官的引导下,

缓步踏入皇极殿,踏上丹陛玉阶,稳稳坐在龙椅之上。

群臣跪拜,教坊司鼓乐齐鸣。

众臣起身之后,开始献上各藩属国所上的贺表,以及一十三省地方督抚进献的贡品。

还有纠仪御史,立于群臣之中,监督文武官员之礼仪,看看有没有人打瞌睡,或是交头接耳的。

若是有,御史言官自会上摺子弹劾他。

再然后,十数名大臣轮番出列,告诉皇帝大乾天下海晏河清,万民安乐,好一番盛世景象。

李崇虽然是第一次参加大朝会,可他还是无聊得差点睡着。

没法子,身为皇帝,这是他必须忍受的酷刑之一。

过了一个多时辰,这一套流程才堪堪表演完毕。

又是好一阵鼓乐齐鸣,文武官员再次跪拜致贺,行礼如仪。

「万岁!」

「万岁!」

「万岁!」

山呼万岁之后,皇帝亲政之后的第一次大朝会,就此打完收工。

大朝会结束之后,李崇来至武英殿,开始第一次处理朝堂政务。

依照大乾会典,文华殿和武英殿,都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而李崇之所以选择了武英殿,自有其深意存焉。

近二十年来,大乾朝堂文强武弱,这种现象李崇是想要改变的,也是他必须改变的。

至于如何改变?

青萍起于微末,发于华枝,那就先从在武英殿处理政务,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开始吧。

今日内阁呈上来的政务并不多,只有区区二三十件,而且无甚大事。

想想也正常,皇帝刚刚亲政,处理政务肯定要有一个熟悉适应,循序渐进的过程。

若是皇帝甫一亲政,内阁便把一大堆政务,一股脑堆在皇帝案头,这不是忠心,更不是会办事。

这叫示威,这叫缺心眼。

李崇拿起最上面那个摺子,打开一瞧,是奏请王子腾父子,以及直系亲属腰斩弃市的摺子。

李崇拿起朱笔,画了一个圈,写了一个『准」字。

李崇拿起第二个摺子,是奏请章凤翼,祖父,父亲,子,孙,连章凤翼共五代人,以及直系亲属腰斩弃市的摺子。

以大乾的医疗条件,章凤翼他们家能五世同堂,称得上是祥瑞之家了。

李崇暗叹一声,可惜了。

随即拿起朱笔,画了一个圈,写了一个『准』字。

再然后是奏请孟元康凌迟处死,其子孙三代,不得科举的摺子,李崇依样画葫芦,准其所奏。

李崇又批了几份摺子,见有七八份摺子,单独放在一起,李崇把它们全部打开一瞧,是奏请贾家,史家,以及其他有功勋贵家里,处置王家之女的摺子。

虽然李崇已经答应了贾元春,和史家兄弟等有功勋贵,会赦免他们家的王家之女。

但三法司给他们定罪量刑之时,还是会按照本来的罪行来定,该杀头的杀头,该流放的流放,该发卖为奴的发卖为奴,该充入教坊司的充入教坊司。

至于赦不赦免,那是皇帝的事情,也是独属于皇帝的权柄,臣子不得偕越。

这种玩法看似脱裤子放屁,实则有大智慧存焉。

正所谓,恩莫不出于上,怨尽皆归于下。

说简单点,就是杀你全家,你要怪,就去怪那些办案的官员。

如果赦免了你,要感激,你也只能感激皇帝。

李崇拿起朱笔,先画了一个『X』。

然后在每份摺子上,不厌其烦的写上,该系有功之家,念其祖上功勋,特予以宽有云云。

随后李崇又批了几份摺子,御案上只剩下四份摺子。

其中两份是王子腾和章凤翼,在夷灭三族之外,特意挑选出来几个人予以赦免,以此彰显皇帝仁德为怀,不会杀人全家,更不会赶尽杀绝。

这也是历朝历代诛九族,和夷三族之时的常规操作。

比如前文书说过的,前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每次杀人全家之时,都会故意放过那麽一两个人。

朱元璋在胡惟庸案,李善长案,蓝玉案,都有过此等操作。

而现在,玩这种操作的人,是李崇。

在三法司呈报上来,以供挑选的人里,章凤翼他们家,李崇选了章凤翼的老祖父。

九十八岁的人,已经活成人瑞了,就别杀他了,让他自生自灭吧!

要是他能活到一百岁,李崇说不定还会善心大发,赐他一份钱粮,让他争取再多活几年。

而王子腾他们家,李崇看来看去,最终选了王子腾之侄一一王仁。

御案之上,只剩下两份摺子,其中一份是金陵薛家的。

薛家主母薛王氏,乃王子腾之胞妹,摺子上奏请将薛王氏,充入教坊司为媚妓,其子薛蟠剥夺嫡子身份,不得继承薛家家业。

薛王氏,就是原着中的薛姨妈,薛宝钗之母。

李崇拿起朱笔,叹了口气,心说这下宝姐姐要和林妹妹一样,变成没妈的孩子了。

随后,他在摺子上画了个圈,写了一个『准』字。

最后一份摺子,是奏请将王家女眷,年老者发卖为奴,年轻者充入教坊司为娼妓的。

这其中,自然也有王熙凤。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李崇暗叹一声,卿本佳人,奈何生于王家?

只能说一句,红颜薄命,造化弄人。

随后他拿起朱笔,在摺子上画了一个圈,写了一个『准」字。

倒不是李崇不想宽宥薛姨妈和王熙风。

但是没法子,他是大乾皇帝,他心里装的是九州方方,他肩上扛的是两京一十三省。

他要关照的人是天下黎民百姓,而不是什麽薛家和王家。

就连贾元春,日夜陪伴他左右,可以说是他身边第一贴心之人,他都一视同仁,没有多给贾家一丝恩典。

更何况是素昧谋面,没有半点交情的薛姨妈和王熙凤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