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9章 终朕一生,绝不负你,绝不负你们家(2 / 2)

加入书签

他心里想着的,永远是江山社稷,永远是军国大事,搞出这麽多新奇玩意,乃至于用这些新奇玩意来赚钱,为的都是大乾,为的都是天下。

李崇循循善诱道:「你们知道江浙的丝绸,在大乾卖多少银子一匹,运往西洋又能卖多少银子?」

薛蝌恭声回答道:「禀陛下,草民便以苏绣来举例吧,一般年景,苏绣十五两银子一匹,其高低不会超过二两银子,

早年间海路未断,苏绣运往西洋,能卖到二十五两银子,甚至是四十两银子一匹,其获利翻了一番还不止。」

李崇点点头,道:「这里制造的这些新奇玩意,咱大乾的这些达官显贵,世家豪族毕竟有限,哪怕他们家家都买,又能买多少呢?

更何况这些人,大多都在朝中为官,朕平日里嘉奖他们,也会赏赐给他们一两件汝窑,或是几件景泰蓝的,如此一来,这些玩意在大乾之内,销量只怕还会再低上那麽两三成。

但是运往海外售卖,那就完全不一样了,西洋那边朕所固知,远没有咱们大乾富庶,

但那里的国王,领主,一个个可都富可敌国,买起丝绸,瓷器来,不管多贵,他们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若是能将这些新奇玩意运到西洋,那些国王领主们必定抢购一空,你们薛家获利也将无比丰厚,怎麽样,重开海路,再通西洋,你们薛家有没有兴趣?」

薛蝌一愣,他这才知道,皇帝今儿突然来此,到底是为了什麽?

原来所图甚大,是为了重开海路,再通西洋啊!

薛蝌想了想说道:「陛下,重开海路,再通西洋,自然是一顶一的大好事,但目前倭寇未靖,海路又被东南那些世家把持在手中,一时半会只怕不济事啊!」

李崇点了点头,道:「你说的很对,若想重开海路,再通西洋,便要剿剿灭倭寇,屠灭那些东南世家,这一节你知道,朕又岂会不知呢?

朕今儿给你们薛家交个实底,朕让贾雨村在东南布局四年,从明年开始,便是收官之年,

朕意,在一年之内,屠灭所有不肯合作的东南世家,在两年之内,剿灭所有倭寇,最多不超过三年,朕必然是要重开海路,再通西洋的。」

说至此处,李崇苦笑一声,道。

「但是,朕现在缺银子,很缺银子,你们薛家能借给朕多少银子?」

薛闻言面色一变,他就知道,皇帝叫他来此,必然不会有什麽好事。

这些年,薛家每年都会给内帑上交一百二三十万两银子,除此之外,皇帝又额外跟他们借了三百多万两银子。

目前的薛家,顶着内廷第一皇商的名头,看起来富可敌国,但薛蝌心里明白,这些不过是表面光鲜罢了,除了日常周转所需的银子,他们薛家真的拿不出多少银子了。

现在皇帝又要问薛家借银子,而且看样子,其数目必定不是个小数目。

薛蝌心说,陛下,您把我杀了吧,看看我这一身肉,能卖多少银子?

见薛蝌面有难色,李崇正准备循循善诱,再说些做大买卖,就得舍得投入的道理,

不料,便在此时,一直坐在那里,没有说话的薛宝钗,突然开口了。

「陛下,薛家目前除了日常周转的银子,能动的银子不超过五十万两,但薛家如今的富贵是陛下给的,陛下要什麽,臣妾便会给什麽,哪怕是臣妾这条命,只要陛下要,臣妾也给,

臣妾今几回去,便会修书一封给金陵的叔父,让他把南边不要紧的产业,全都活清卖掉,臣妾也会在北边照此行之,

臣妾估摸着,两三个月之内,能给陛下筹措两百万两银子,半年之内,再筹措两百万两,赶到明年年底,估摸着还能凑三百万两,不知道够不够?」

薛宝钗话音刚落,薛蝌便面如死灰,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薛宝钗。

「堂姐。」

薛蝌哀求了一声,只因他心里清楚,若是真这麽干了,他们薛家就完了。

薛蝌只是叫了一声堂姐,馀下的话还未出口,便迎来薛宝钗的一声训斥。

「蝌儿,你闭嘴,薛家现在的主事人是我,还不是你。」

薛宝钗这番话,不仅把薛蝌吓得半死,也把李崇给惊着了。

李崇惬的看着薛宝钗,也是一脸的震撼,一脸的难以置信。

虽说女生外向,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你为了朕,当真不顾薛家的死活了吗?

薛家是李崇养的下蛋金鸡,薛家有多少银子,有多少产业,李崇心知肚明。

按照薛宝钗这个搞法,薛家除了几桩要紧的,利润丰厚的,绝不可能卖掉的买卖,其他买卖,其他产业,便什麽都没了。

这样的薛家,空顶着一个内廷第一皇商的名头,只怕资金周转稍微出点问题,或是合作方随便使个坏,薛家便会像另一时空的胡雪岩一样,轰然倒塌,死无葬身之地。

人心都是肉长的,要说李崇这会不感动,那是骗人的鬼话。

李崇站起身子,走到薛宝钗身前,将其楼入怀中,半响没有说话。

良久,李崇才慢悠悠的说道。

「朕允你一件事,终朕一生,绝不负你,终朕一朝,绝不负你们薛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