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2章 悬赏百万(1 / 2)

加入书签

第102章 悬赏百万

太行东,大茂山。

大茂山是这个年代的「北岳恒山」,位于中山北平县一一这既不是后世的恒山,也不是后世的北平.

这是中山境内最高的山,也是北太行主脉的门户地标。

此山南北皆有峡谷,北边叫平谷,也就是左上次来涿郡时回山的路。

南边是有名的蒲阴陉,这是太行八陉之一,与飞狐道一样是穿越太行山的通道,东口位于中山蒲阴县,西口通往并州雁门。

一这大茂山,对北太行的贼人而言是一等一的要地,是进退之基。

左的山头就在此处。

准确的说·.是这两年左的山头在此处。

左前年从涿郡弄到了不少甲胄,还得了大量钱粮,这两年成了北太行诸贼之首,这大茂山也就成了他的责任。

不是地盘,而是责任一一实力最强的贼首便需要为北太行守住门户。

但北太行并不是太行贼的全部,左也并不是太行山里最有名望的贼。

只不过,这两年北太行的日子过得比南边稍好一点。

北太行的人不算多,加一块大概也就七八万人,而且大部分老幼都去西河亭当了良民就像刘备之前和左说的那样,西河亭三万老弱种地的产出,足以弥补十万人的粮食缺口。

这使得左能有馀力接济南边的同行。

此刻,大茂山的贼人格外的多。

因为今年整个太行山的贼首都来此处会盟了。

每年七月底便是太行诸贼会盟的日子,主要是为了商量去哪儿搞钱粮,各自分配一下目标,免得南北太行各个山头行动无序,产生不必要的重叠或冲突。

每年的盟首也是在会盟时选出一一太行盟首并不是大头领,而是大规模行动时的指挥者,通常每年都会根据实际情况换人。

就像左在郡的行动,出动了北太行各个山头大多数青壮,得有个统一的指挥,而当时左占据了北新城得了钱粮兵器,是最适合作为盟首的人。

往年会盟,一般是在常山井陉一带。

那里是太行中段,也是韩信背水一战的地方,无论是距离还是其象徵意义,都更适合南北太行的贼人前去碰头。

但今年,左能为太行诸贼接济些粮食,会盟地点便改到了大茂山。

「左,那大耳—真的可靠吗?」

南太行的一个大贼问道。

此人看起来平平无奇,既不魁梧,又无特徵,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倒像个老农一般。

此人身后有人掌着旗帜,那旗帜是一个牛角一一就和前年左用的旗帜一样,代表本年的盟首。

这是张牛角,是整个太行山最有名望的大贼,太行山有很多规矩都是他定下的,那牛角斗笠也是他的标志。

「牛角大兄,正是大耳兄弟为我等谋了产粮之地,我等才有馀力赠大兄以粮粟,确是可靠之友。」

左看起来对张牛角颇为尊敬:「大耳兄弟仁厚,正如大兄以前相助我等一般。」

「既是谋粮活命之友,我也该当面前去拜谢才是,也好问问他到底要做什麽—左,大耳兄弟此时在何处?」

张牛角听闻粮食,点了点头,那老农般满是沟壑的脸舒张开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